【生命圓舞曲】人生紅海

人生如樂章充滿著起承轉伏,幽幽低迴的旋律往往蟄伏著深沉複雜的情感,窺見人生之紅海,如臨進退兩難的死胡同 (出13:18)。困境來臨之際,就如洪水衝擊之時;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當人生進到交叉點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用信心昂首挺胸,勇往直前?人事已盡,紅海還是要過,人還能作什麼?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很多事情我們不能預計,亦不能明白;疾患就是其中一樣。無論現代醫學如何倡明,在病人心中,沮喪、擔憂、絕望的陰霾總揮之不去。在病榻中能做好心理調適、能做到心境澄明,實是一門高深學問。然而疾患可讓我們生命更趨成熟,勇於面對人生各樣挑戰。著名美國近代女詩人費安妮 (Annie Johnson Flint) 一生經歷多次紅海。母親在她妹妹出世後便過身,兩姊妹被 Flint 一家領養,童年並不愉快。她更患有嚴重關節炎,一生受盡疾病的煎熬。縱使手和腳因關節炎而失去了知覺,她鍥而不捨用頭来學習寫字,寫出無數美麗的詩歌。《神未曾應許》(收聽) (God Hath Not Promised) 是一首戰勝苦難,歡欣鼓舞的信心之歌:「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作工得息;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朽的愛。」另一首《我們雖然時常搖動》(收聽) (Though We May Waver) 是從失敗中重尋主愛的詩歌:「祂永不肯辜負我們,所有信託祂都盡力;因為祂既愛了我們,就愛我們一直到底。」費安妮一生坎坷,肉體上背負了讓她掙扎不堪的痛苦,心靈上卻流露了令人深深動容的香氣。 疾患也讓人陷於人生交叉點,活在決擇中。有些決擇是輕易;有些決擇卻是沉重的,讓人掙扎不堪。爸爸自五月得悉患病,一直都未能釋懷。當知曉要做手術才能根治疾病,他更憂心忡忡,害怕身體不能承擔,也憂慮不能平安從手術室出來。只是拒絕做手術,痊癒的機會渺茫。面對應否接受手術的關口,我們彷彿經歷人生之紅海。面對如此掙扎,我們不能逃避,只可以順服、學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面對難下的棋、面對未知的前境,我們只有相信神的慈愛叫人不至懼怕、神的恩典不叫人絕望。願意我和爸爸不單是為了決擇而禱告,更為能在決擇後的景況中經歷神的恩典而祈禱。面對紅海,我們像看不到任何盼望,但我們堅信這會是一次轉機、光明的前奏。深信現在的人生遭遇是神在每一個人生命中的永恆計劃。一個好爸爸表現超出一百分,渴望他能得到應得的福份。無論決擇如何,又或前面的路如何難走,我都會對他不離不棄,這是我對他的承諾。 費安妮有一首詩《人生紅海》(The Red Sea Place) 文字優美、意境深刻,流淌著崇高的詩情。在決擇中,詩詞彷彿給了我們答案: 「當恐懼之夜來臨,在洪水牆垣倒下前,祂會親手領我們安然渡過」 (And His hand will lead you through – clear through – ere the watery walls roll down)。 「縱或山窮水盡疑無路,神也會為我們開闢新路,領我們走過乾涸河床」(But over their bed you shall walk dryshod in the path that your Lord will make)。 「我們不見一人獨見主,領我們走紅海之路,到流奶與蜜之地」 (You shall see but the Lord alone, When He leads you on from the place of the sea to a land that you have not known) 。 當我們在人生路上繼續前進的時候,有一天我們將會明瞭上帝的意念。如伍渭文牧師所言:「緊記在我們諸般的限制中,上帝的恩典也何其真實。」縱然經歷痛苦的決擇、縱然走過流淚谷,我們也能力上加力 (詩84:6-7)。願意我們伸出信靠的手,讓神帶領我們安然走過人生之紅海。 ********* 作者為張美玲博士,現於香港大學任教,為銅鑼灣浸信會會友,曾任多屆理事及詩班班員。讀者可電郵至 lisa@hku.hk 與作者分享。 作者上期文章: 音樂‧人生 風雨同路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