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回家》電影及善待家人講座

一個反叛少女如何經歷接納與復和

《愛.回家》電影及善待家人講座
《愛‧回家》電影中的穎穎曾經叛逆過,可是父母仍然不放棄她。
《愛.回家》電影及善待家人講座
因為家人條件的愛的接納與包容,讓穎穎的生命完全改變。(圖:真証傳播)
由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北角堂舉辦的《愛‧回家》電影欣賞及善待家人講座,於7月8日晚在北角堂舉行,由李炳光牧師及吳思源擔任講員,合辦單位包括真証傳播及從心會社。

故事改編自真人故事,描述少女穎穎成長於看似幸福的家庭,父母如一般很多家長,不斷努力賺錢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可是種種物質卻無法滿足穎穎心靈上的追求,反而變得叛逆。後來因為父母以無條件的愛的接納與包容,讓穎穎的生命完全改變,最後一家人破境重圓。

《愛.回家》電影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李炳光牧師在講座中說,家不只是一間屋,而是一個十分溫馨的地方,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享受家呢?所謂「相見好,同住難」,父母很多時候用自己的權威,使子女感到反抗,有時父母也不能以身作則,子女就不會聽。他又說,兒女是獨立的個體,雖然他們不對時要責備,可是也應該要有方法。

李牧師強調,溝通在家庭中是十分重要的,而最好的方式是通過禱告,這樣可以化解很多誤會,要讓耶穌進入家庭,作你一家之主。正如聖經上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李牧師又說,上帝、我和配偶是一個三角的關係,我們越愛上帝時,與他人也越接近。上帝就是愛,所以家庭必須用愛去了解、接納和關心。

接著,由從心會社主席吳思源先生分享,他提到我們常常虧待家人、苦待家人、偏待家人以及等待家人,例如把其他的東西放在比家人更重要的位置上,又或者一回家就滿臉不滿及埋怨。此外,我們也常常等待別人改變,或必須等待對方先認錯才原諒他,吳思源說,不如我們先改變自己,這樣對大家的關係更有幫助。

然後他進入到當晚講座的主題--善待家人,吳思源勉勵大家,要記著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的四個愛的原則,「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要明白愛一個人不是操控他,也不是讓自己作主,乃是讓基督作主。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