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來,那駱駝又一步一步的要求,把牠的前腳、後腿……以致全身都踏進了帳篷。
這一寓言生動、有趣、意義深長。使我聯想起十八世紀的法國,那時貴族當權,法律都偏重於貴族的利益,甚至一個未成年的少年,偷吃了一個麵包,立刻被判處死刑,這樣的案件,豈不令人震驚呢?
後來,盧梭著了《民約論》、《懺悔録》等。我在學生時代,曾經讀過他的教育小說《愛彌兒》。據歷史的研究,說法國的革命,就是由盧梭的自由思想引起了導火線,推翻了專制政府,法國的文學、繪畫、神學、哲學都從此向著自由、平等的方向發展。這整個的歷史過程,豈不正如那隻駱駝,開始只是頭鑽進了帳篷,再一步一步逐漸進展。盧梭的思想使法國產生了新思潮、新生活、新文學、新繪畫、新……。那隻思想的駱駝,於是就在法國的國土上出現了。
那隻思想的駱駝後來又來到北美新大陸,紐約港口矗立著的自由神像,就是法國贈送給美國的禮物。自一八八六年十月二十八日開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那銅像的基石部份,還刻著一首詩,其中有一段說:
「……給我你的疲乏,給我你的貧窮……從此,你可以大量的呼吸真正的自由!」
自由不是霧中看花,乃是要塑造出一個具體的形像,像一隻駱駝一樣,人人都可以看見牠的全貌。
前幾天,我大清早經過S.W.公園,見到一大群華人,男男女女,聚集在那裡作晨操,他們所練的大概是太極拳之類,我見了十分驚訝!
在電視上,我曾經看見北京的公園,……男男女女在那裡作晨操,為了鍛煉身體。想不到由大陸各地來到紐約的華人,他們忙裡偷閒,大清早聚集在一起,在那裡運動,這豈不是又像那隻思想的駱駝悄悄的由中國來到了美國麼?
有人說,羅馬以武力征服了希臘,然而,希臘的哲學,卻征服了羅馬。羅馬當日所用的武器早已被淘汰了,希臘那思想的駱駝如今仍然在舊日羅馬的城市、大學的校院,那些知識份子的所在地等踱來踱去。
當我默想這一寓言,心想如果以思想作為重點,作者所描述的駱駝,可能就是思想的像徵,想不到那隻思想的駱駝,有時在我的腦海裡,也隱隱約約會出現哩!
*****
作者: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作家,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和諧之歌》為他最滿意作品,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