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邦更新為了萬邦萬民能榮耀神 馮醫生強調我們要非常注重福音邊陲之地,他說:「我們不是用暴力、侵略的行為去爭戰,乃是在萬邦中用愛心、淚水、艱辛、恩慈去贏取眾人的心靈。」
為什麼要面對福音邊陲之地呢?他說:「特點從我們中國歷史可以看到:往往是對福音反應冷淡,甚至抗拒,中國過去對待西方宣教士所傳福音也是非常抗拒的。因為與自己的文化不同,我們需要學效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進到他們當中。」
這些蒙愛之民往往也可從我們身邊找到,如回教世界、少數民族、難民、流動人口、受愛滋病影響的群體、弱勢邊緣群體等。馮醫生表示自己常常思想到,我們自己有很多機會可以聽到福音,但同時也親眼看到很多人連一次聽福音的機會都沒有。他認為還需提高對神給予的使命的緊迫感。
他又指出我們華人傳福音心態現有的危機。馮醫生說:「我們自恃的心態,認為華人人口多,又有財,所以什麼都可以做,這有自大的危機。另一方面,從世界各大華人聚集地都可看到很多短宣,可是卻缺少了很多長宣的人,這樣有自滿和求快的危機,很多事工報告的果效沒有很大的實際成果,反而滿足於很多表面的數字。」
我們應該怎樣面對呢?馮醫生勸勉信徒應該謙卑俯伏在神的面前來回應。首先要重拾受苦神學的宣教意義,因為在神過去帶領的歷史裡,福音是在苦難中傳開的。所以要重尋基督徒專業人士參與到普世宣教的角色。除此之外,要重視建立教會與堅固教會的平衡(量與質的平衡),去掉以往對數字的太多重視。
華人教會與普世宣教 接著,馮醫生提到當今的處境是:神在第三世界興起宣教運動。華人教會在普世宣教中與西方教會有了夥伴合作關係;並且在華人宣教運動中海外華人教會與中國教會結伴同行;因此,華人教會與亞洲教會的共同努力與扶持則開始了很好的亞洲宣教運動。
那麼我們華人教會應該怎樣回應呢?馮醫生強調要成為有屬靈的洞察力與策略性的聯盟。他說:「華人教會需要適切地把宣教材料本色化及應用在本地;還需要更多華人教會宣教領袖參與宣教反省研究的事奉;並且匯合不同背景文化的宣教理念與經驗,成為演繹傳遞真理的子民。」
馮醫生最後總結說,這個時代的處境有後現代的傾向:重視真誠關係過於架構,先有經歷後有知識,重視屬靈進程過於入門條件等。他說:「萬邦更新始於屬靈的更新。屬靈更新需要更加靠近基督,學像基督,宣揚基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