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 他们的心终于开了

布兰德夫妇频繁地访问瓦扎万提(Vazhavanthi)周围的村庄,他们随身只携带最基本的必需品,每个地区停留至少十天。每到一个村庄,布兰德夫妇就会一方面传福音,同时照看病人。虽然当地人很有礼貌地听他们布道,可惜就是没有人作出回应。事实上,是有人曾经警告过布兰德夫妇:"科利山区的人不会离开他们的阶级,跑出来跟随你。这种事情,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布兰德夫妇知道,接受基督的人是会被他的家庭抛弃。 1914年,杰西和艾芙琳夫妇的第一个孩子保罗(Paul)出生了。艾芙琳发现,有了孩子之后,教当地妇女学习开始容易。因为她生了个男孩子,表明艾芙琳是被上天宠幸的妇女。艾芙琳的心时刻牵挂当地妇女,因为她们深受疾病与歧视之苦。艾芙琳写道,她的丈夫是一个永恒的奇迹,"他不仅是一个圣人,也是一个天才。"虽然,开始时山地人只愿意接受杰西的教导与帮助,不接受杰西的宗教。到1920年代初期,当地人才有三十多个人接受基督作为救主。 1919年,当地爆发严重的流感。一位一直激烈反对杰西夫妇的印度教士与妻子感染不治。他们在去世之前,虽然没有宣称"耶稣是我的主",而是将他们的女婴送给艾芙琳。山地人看到艾芙琳细心照顾女婴,非常感动。他们的心终于开了! 1929年,杰西死于疟疾,但他的理想依然存在。艾芙琳决定继续传播福音,她通常每天步行二十五英里,前往不同的山村。艾芙琳1974年去世,享年九十五岁。在五十多年的宣教生涯中,艾芙琳一直在牧养印度的山地族群。 (以上内容选择多萝西‧威尔逊的著作《布兰德奶奶和她的故事》,先驱出版社,1976年出版) 祷告: 求主坚立在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印度教未得族群中工作的宣教士的事奉。 默想: 红笔规则--厌烦 quts (一) 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箴3:11〉 "神永远是慈爱的",你曾经看过这种标贴与运动衫吗?当你看到这句话时有何感想?相信吗?神真的永远是慈爱的吗?如果真是如此,你为何还会因祂的指正而如此挣扎呢?所罗门劝导我们要记得,即使当神管教我们时,祂仍是慈爱的。当神拿著红笔出现开始矫正你的生活时,你心存感谢吗?你更加赞美祂,因为祂非常关心你以致愿保守你走在正路上吗?还是你发现自己在神的手下如坐针毡,急著要从该悔改与改变的压力下逃脱呢? 所罗门用了一个所有希伯来人都立即认出的字:quts。它用来描述神厌恶异教徒的宗教习俗、以色列人吃厌了吗哪、以及利百加对她的外国媳妇不悦的态度,它带著一个意思,就是想与令人厌恶的东西离开远点。所罗门为什么要用这个带著强烈感情的字眼呢?因为我们的本性很容易想远离神的管教。我们尽量想不理会、辩解、找托辞、或想从处罚的地方妥协出来。这真是大错特错!神永远是慈爱的,尤其当祂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或有亏欠时,更显出祂不朽的怜悯。祂原本可敲下法官的槌子,如果祂发出祂公义的判决,祂完全是在理的,可是祂没这么做。祂反而有耐心地催促与计划,让我们面对自己的悖逆──这一切都是为了把我们带回祂面前。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