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携手共创彩虹桥"―纱织 (Saori) 艺术时装表演是救世军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HKDI)的合作成果。HKDI学生跟随救世军智障/自闭特色学员学习Saori手织布艺后,再运用残疾学员编织的Saori布匹设计时装及配饰,实现"双设计师"(残疾学员与HKDI学生)共同创作,互相尊重的理念。
2月26日假apm举行的时装表演以"原创.真我.共融"为主题,展现了由伤健人士共同创作的一系列春、夏、秋、冬的纱织时装,让更多人可以欣赏他们的创作意念及艺术才华,在平等互动的艺术交流平台上,发挥伤健共融的精神。救世军港澳军区总指挥傅三川上校和香港知专设计学院院长曾昭学先生担任主礼嘉宾,一同见证救世军学员和HKDI学生的成果。
救世军很荣幸得到艺人孙耀威先生和童星王允祈小妹妹担任模特儿。他们跟残疾学员一起演绎多款纱织时装;而著名DJ朱薰小姐则担任嘉宾司仪,协助传达时装表演背后的信息。
救世军残疾学员梁金好 (手织布艺设计师)分享:
梁金好为救世军恒安综合职业复康服务的学员,是轻度智障人士。她是第一位代表救世军参与日本特殊才艺协会来港举办的纱织(Saori)艺术工作坊的学员。当她接触过纱织(Saori)艺术后,便对这门艺术相当入迷。金好曾经代表救世军到日本交流,令她眼界大开。之后,她一直热衷织布,至今已13年。
年多前,金好参与救世军复康服务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时装及形象设计学系合办的"携手共创彩虹桥"―纱织(Saori)艺术发展计划,并担任助教,协助教导HKDI学生织布。之后又与HKDI的师生交流,学习用自己织的纱织布造礼帽。最后她更成为今次时装表演的手织布艺设计师之一。她与另一位同是救世军学员的手织布艺设计师毛昭盈,联同HKDI的时装设计师何咏中,共同创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夏季时装。金好很享受整个合作的过程,除了她用自己喜爱的颜色纱线、自由自在地编织出来的纱织布被他人欣赏之外,在制作过程中,时装设计师何咏中将设计图初稿给金好看,经过交流及取得共识后,共同创作时装。在这个计划中,金好有机会与青年学生合作之外,最珍贵是感受到彼此间的尊重。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时装设计及开发高级文凭学生廖国威先生(时装设计师) 分享:
廖国威未真正接触残疾人士前,对他们心存害怕。他曾自问:残疾人士与一般人有什么分别?当他参与"携手共创彩虹桥"―纱织(Saori)艺术发展计划后,有机会接触残疾人士,并跟他们合力制作时装,发觉他们其实与常人无异,而残疾人士织布时表现出的毅力、认真和细致,却令国威非常佩服,自觉身为时装设计师,亦未必能够织出这么美丽的的布匹。
今次的经验,加深国威对残疾人士的认识,更扩他的视野,学习遇到疑问时,无需太多揣测,可以身体力行地了解事物,寻求真相,正如他参加计划后,可以亲身与残疾人士交流,对他们有更多了解,解答了过去心中的疑问。除此之外,国威亦欣赏救世军对残疾学员的尊重,鼓励时装设计师们询问残疾学员对设计初稿的意见,让他们学习伤健共融,彼此尊重。
救世军与Saori手织布艺:
Saori手织布艺是源自日本人城节男所创办的织布艺术,她利用人手操作的织布机,创造简单但富启发性的编织技巧。由于不同能力的人士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好的颜色,用不同质感的纱线编织,以表达个人心声,救世军于1998年起将Saori手织布艺引入复康服务,让智障/自闭特色人士透过织布抒发情感,作为自我表达的渠道。由于纱织艺术讲求创作者与纱线间的互动关系,故此每一件Saori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创作,当中不经意的"瑕疵",正正表现出"不完美的完美"。
"携手共创彩虹桥"―纱织Saori艺术发展计划 救世军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时装及形象设计学系首度合作,整个计划分为"互相学效"、"共同创作"及"展现成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互相学效"为HKDI学生跟随本军复康单位之残疾学员学习Saori手织布艺技术;第二阶段"共同创作"则由HKDI学生将残疾学员设计及编织的Saori布匹设计成Saori手织布艺时装及配饰,实现"双设计师"(残疾学员与HKDI学生)共同创作,互相尊重的理念。第三阶段"展现成果"是将"双设计师"精心编织及设计的"独一无二"Saori时装及配饰,透过时装表演、工作坊及出版特刊,展现他们的原创艺术品,让大众欣赏他们的创作意念与及艺术才华,在平等互动的艺术交流平台上,发挥伤健共融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