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主,给我们恩典,去宁静地接受那不能改变的事物;给我们勇气,去改变那应该改变的事物;给我们智慧,去识辨两者的分别。"相信大家都听过这篇求赐宁静祷文(The Prayer of Serenity) ,祷文的作者就是著名美国神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eibuhr) 。尼布尔说过,在复活节和圣诞节期间,他会选择去一些高流教会(High Church),注重礼仪和圣乐的教会,少讲道的教会–甚至没有讲道的教会,参加崇拜。作为牧师,我颇了解尼布尔的意思,因为在圣诞节或复活节,讲道是不可能的使命(impossible task),基督的降生与基督的复活,是敬虔的奥秘,使我们默然无语。其实尼布尔不是不重视讲道,他祇是同情要在复活节讲道的讲员。
基督已胜过死亡,让我们来崇拜歌颂上主的作为,让我们的心灵被提到天上。但复活的信息,对人世间的苦痛,有何适切作用呢?
当我预备今天复活节的信息时,我的思想离不开最近香港一连串自杀事件。其中有年青俊朗的医生因患爱滋病轻生,一位专业的中年妇人,谋杀离异再复合的爱侣后,畏罪堕楼。他们都在生命绚烂,风华正茂时,突然离开。人选择轻生,原因很多,其中不少是感到绝望,因为过去铸成的大错,心中愧疚自责,没有颜面面对亲友同事。亦有可能感到给人欺负愚弄,所以要报复,到弄出人命时,又后悔自责,不敢面对后果,无力面对控诉。仇恨好,自责好,控诉好,就像死亡,不断侵蚀人的生命,使人感到沮丧、绝望,使人看不到出路,看不到拯救,但我们今天读的诗篇给我们盼望,拯救来自上帝,我不至于死,仍要存活。
今天所读的诗篇118篇,是庆典节期的感恩诗:"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愿以色列说:他的慈爱永远长存。愿亚伦的家说:他的慈爱长存。愿敬畏耶和华的说:他的慈爱长存。"(vv. 1, 2, 3, 29),诗歌的开始和结束都说:你们要称谢耶和华。
诗118是一组称为Hallel–埃及赞美–诗113-诗118的诗章最后一首诗篇,描述上主大能的拯救;这也是在重要节期,来自各地的香客,由圣殿的诗班带领,以启应方式颂唱的进场诗歌:"给我敞开义门,我要进去称谢耶和华。这是耶和华的门,义人要进去。"(诗118: 19, 20)
诗歌最初以第一身出现,是王带领百姓作感恩祈祷,感谢上主保守国家胜过仇敌;因为用第一身,内容也可以作为个人的感恩诗歌。到了v.22节,提到被弃的石头,在强大的入侵异邦眼中,以色列国无足轻重,像被人遗弃的石头,才以第一身众数出现:"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耶和华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vv. 22, 23, 24) 他们不单歌颂上帝的大能拯救,更献上祭牲为感恩祭:"理当用绳索把祭牲拴住,牵到坛那里。"(v.27) 耶稣设立圣餐后,圣经记载耶稣和门徒也唱了这诗:"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可14: 26)
诗篇118篇说到诗人面对生命的巨大压力,众多敌人欲置他于死地,生命危在旦夕。"他们环绕我,围困我……他们如同蜂子围绕我,好像烧荆棘的火。"(诗118:11, 12) 但诗人寻求上主的拯救,上主答允拯救:"耶和华的右手高举,耶和华的右手施展大能!我必不至死,仍要存活,并要传扬耶和华的作为。"(诗118: ) 复活节的信息不单关于将来死后的复活,也关乎现今的拯救—拯救我们脱离各种死亡的力量。
1. 复活带给我们平安,免去控诉和定罪,使我们不再惧怕。
"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有耶和华帮助我,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诗118: 5, 6)
耶稣复活后第一次对十一位使徒显现,他没有说:当我被钉在十架时,你们在那里?耶稣说:"愿你们平安!"(路24: 36) 不用惧怕。耶稣没有控诉他们,也没有定他们的罪,他把我们安置在宽阔之地。相反,圣经中记述撒但的工作是控诉,撒但诱惑人犯罪,犯罪之后他又控诉人。"那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诉我们弟兄的,己经被摔下去了。"(启12: 10) 基督的复活,使我们不被定罪,不再被控诉。
逆境可怕,但惧怕逆境的惧怕更加厉害。沙士疫症十周年,回顾过去,我们发现惧怕沙士比沙士本身更可怕。教过书的人都晓得,教书之前我们很多焦虑,焦虑自己对所教的内容不熟掌握不好,焦虑自己在课堂表达能力不够,不知学生是谁,对自己友善不友善,很多焦虑,这些焦虑令我们神经紧张,甚至睡得不好,但一开了学,心情就安定下好,焦虑退减了,压力减少了,发现以前的顾虑是多余的,杞人忧天。
诗人经过祈祷,上帝立刻赐他平静,使他心灵宽阔,不再惧怕,有一种平安。复活没有除去死亡,但除去对死亡力量的恐惧,复活除去控诉和定罪,复活安置我们在宽阔之地。基督的复活,打开了密封的世界,封闭坟墓的石头己被滚开了,死亡的气味已被驱散。
今天我不知道你面对甚么急难,也不知道你有何惧怕,或被甚么事情控诉,感到自责,但主说:愿你们平安!我们也许会为自己过去的愚昧、放纵付上代价,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我们有生路,宽阔的路,不至死亡。"耶和华虽然严严的惩治我,却未曾将我交于死亡。"(诗118: 18)
2. 复活给我们继续事奉的力量—我们仍要存活, 并要传扬耶和华的作为 v. 17
"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v.22
在列国眼中以色列是被弃的石块。
这是以色列人的感恩诗,在列邦眼中,以色列国微不足道,当外敌大军压境时,以色列人感到惧怕:"他们环绕我,围困我……他们如同蜂子围绕我,好像烧荆棘的火。"(诗118:11, 12) 在强大的异国眼中,以色列不过像一块被弃的石块,但上主要使他们成为基石,传扬耶和华的作为。
在犹太人眼中,耶稣是被弃的石块。
耶稣在马可福音曾挪用诗118:22,说自己被犹太人拒绝,是一块被人弃掉的石头,但将成为重要的房角石:"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可12: 10, 11)
诗篇118被称为弥赛亚诗篇(Messianic Psalm) ,预言基督胜过死亡,被弃的石块,成为房角石 。耶稣复活后在以马忤斯路上和两位门徒解释圣经的预言,基督如何按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藏了,第三天复活了;耶稣对十一位门徒显现时,也对他们解释圣经的预言:"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著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24: 44) 律法、先知、诗篇(诗篇为首的圣写Holy Writings–文学类) 是旧约的三部,耶稣应该对他们讲解弥赛亚的诗篇,包括118篇。
这篇本来以色列国的感恩诗,说到上主拯救他的子民,不至于死;他们被列邦轻视,像一块被遗弃的石块,但成为重要的基石。从弥赛亚诗篇的角度诠释这诗篇。就看到基督被钉十架,但不至于死,仍要存活;基督而且成为房角石,在其上,教会被建立起来。
彼得将成为教会的基石
当耶稣对十一位门徒讲论基督这块被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石块时,我想彼得特别有感触,因为他的名字就是石头(矶法) 。在该撒利亚腓立比(Caesarea Philippi),彼得是第一个公开认信: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跟著耶稣说:"你是彼得,我要将我的教会建立在这磐石上。"(太16: 18)
当全球上亿的人都透过电视互联网收看新任教宗方济(Francis) 就职典礼;由于梵蒂冈是一个国家,所以全球有邦交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使节观礼,盛况空前。方济在就职礼开始时首先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地下室,在传说是罗马首任主教使徒彼得的灵墓跪下祈祷。因为在天主教的传统,彼得是基督地上的代表,教宗是彼得历史的延续,各地主教是教宗空间的延伸和代表。
我们更正教(基督教) 则强调内在信仰的传袭,彼得是第一位对耶稣位公开宣认:"你是基督,永生上主的儿子。"(太16: 16) 耶稣就以此认信为教会的根基:"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太16:18) 所有认信耶稣为基督的都是教会的一份子,彼得是会头,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重复了彼得的认信。
三次否认耶稣的基石
不过我们要知道,这位被称为教会基石的彼得,曾三次否认耶稣:"我不认得他","我不是一党的","我不晓得你说的是甚么"。(路22: 54-62) 但耶稣没有放弃彼得这块石头,耶稣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就出去痛哭。耶稣复活后,对彼得三次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你喂养我的小羊。"(约21: 15) 彼得三次不认主,耶稣三次把牧养教会的责任交给彼得。彼得跟随主的心志,没有因曾经不认主而死去:"我不至死,仍要存活,并要传扬耶和华的作为。"
今天是复活节,愿我们事奉上帝的心,得著挑旺,仍要存活,耶稣复活后并没有责问门徒:当我钉十架时,你们在那里?他说:愿你们平安。主没有问彼得:你为何三次不认我?你为何三次不认我?主说: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你喂养我的小羊。
作为使徒之首,彼得有没有意识到他就是上帝教会的基石?我想他会意识到,但他看这领导的地位不是荣耀,是责任。彼得曾到罗马传道并在尼禄王(Nero) 大迫害期间殉道,罗马兵丁要把他钉在十字架,但他说不配和基督一样,要求倒钉在十字架。
彼得不单自己没有失去事奉上主的生命,这位被称为石头的彼得,更提醒信徒,我们就是上主的活石,我们被召,要建立灵宫。在彼得前书彼得引用诗篇118:22说,基督这块被人所弃的房角石,已成为灵宫的头块石头:"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藉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前2: 4, 5)
总结:我不至于死,仍要存活, 并要传扬他。因为耶稣的复活,死亡的力量不能威胁我们的生命,愿你们平安,我们不再被定罪,不再被控诉。我们也未被上主放弃,我们要完成上主交付给我们的工作,我们是活石,建造上主的灵宫。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主日崇拜预告:
日期 : 21/04/2013 (星期日) 时间 : 10:30 讲员 : 伍渭文牧师 题目 :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