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計會於去年底至今年四月期間訪問了1,510名15至49歲已婚或現在同居的婦女,及其中770名受訪婦女的配偶。調查發現,過去30年間港人生育子女的數目不斷下降,從1977年的平均3.3名一直下降至五年前的1.6名,2007年的平均子女數目為1.5名,港人少生育的情況持續。
另外,以一名孩子為理想子女數目的受訪者比率卻愈來愈高,由1992年的約一成,增加至2007年的26%。選擇沒有孩子的受訪婦女也由5%升至13%。而認為兩名孩子最理想的婦女仍然最多,有接近五成,但較15年前1992年的六成減少了百分之十。
至於選擇不生育的原因,「婦女自覺年紀大、不願當高齡產婦」的佔大多數,由2002年的約5%急升至2007年的約37%。其他顧慮是養育孩子的經濟負擔重及養育孩子的責任大等。
家計會指出,本港女性遲婚,「因為年紀問題,最終想生都不再生」,是令香港出生率下降的主因。隨著香港人普遍教育水平提高,很多人把事業及財富放在人生目標首位,反而變得不太重視家庭。有一些男士更爲了可以成為真正的一家之主,追求「有車有樓、事業有成才結婚生仔」,造成越來越晚婚的情況。
為要營造更加健康的社會形態,家計會建議政府與社會各界應合力齊齊「催婚」,建立及早作好生育計劃的價值觀。另外,也要提倡「男女角色平等」,男士要學習不要介意太太比自己強,接受「男主內,女主外」,為女士建立有利於結婚及生育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