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的关爱计划 推动关爱文化 抗衡欺凌歪风 • 65间中小学获选为关爱校园

基督教服务处举办首届"关爱校园"奖励计划颁奖礼暨研讨会 

以校为本的关爱计划 推动关爱文化 抗衡欺凌歪风 • 65间中小学获选为关爱校园
获"关爱校园"荣誉的学校的代表接受奖项,他们面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图:基督教服务处)
以校为本的关爱计划 推动关爱文化 抗衡欺凌歪风 • 65间中小学获选为关爱校园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举办"关爱校园"研讨会,与各嘉宾一起从不同角度探讨建立"关爱校园"的有效策略。(图:基督教服务处)
校园欺凌是一直存在于校园的"隐形炸弹",年前发生了多件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更引起全港关注。为此不少学校致力推展校园的关爱文化,抗衡这股欺凌歪风。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乐Teen会从去年9月开始,与乐Teen会服务区域内八间学校合作,推动以该校特色为本的『关爱校园计划』,并举行首届"关爱校园"奖励计划。是次活动并获教育统筹局及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支持。

奖励计划颁奖礼暨研讨会于7月3日圆满结束,会上颁发了"关爱校园"荣誉及奖项予65间中小学,公开嘉许他们在推广及实践关爱文化方面的积极表现,其中6间更被获选为"卓越关爱校园"。借此共同推动全港校园的关爱文化,促进学校间交流关爱工作经验,并透过研讨会探讨如何携手共建"关爱校园"。

是次研讨会邀得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方敏生女士、教育统筹局高级督学(训育及辅导)黄志得女士、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兼任教授谭万钧教授、香港杰出教师协会会员罗仲光老师、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乐Teen会-反欺凌关注组青年代表李颂贤先生、深水埗区家长教师会联会会长夏展鹏先生为嘉宾,从不同角度探讨建立"关爱校园"的有效策略。

关爱校园四原则

关爱校园奖励计划在今年3月开始接受提名,从四个原则评定"关爱校园"的学校:积极向学生推广关爱、正义、平等文化;鼓励师生参与,共同建立关爱、正义、平等文化;鼓励家校合作,共建关爱、正义、平等校园;乐于分享资源及成功经验。

乐Teen会表示,获选为"关爱校园"的65间学校在推动校园关爱文化上各具特色,关爱文化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师生互相关心、建立校园民主风气、设立活动计划传递关爱信息、成立家长或学生的义工队伍培养社区互助互爱的精神、推广德育、善用外界资源及为学生建立支援网络等。

推动以校为本的预防欺凌计划

负责是次奖励计划暨研讨会之乐Teen会总协调主任翟冬青表示:"这种推行以该校特色为本的『关爱校园计划』,能有系统而全面地协助学校建立关爱文化,及预防校园欺凌。参考挪威经验,推行有系统、以校为本的预防欺凌计划,推动校园关爱文化,可成功将校园欺凌事件减低超过一半。"

翟冬青表示,预备将此计划扩展至全港其他的中小学,以助全港学校建立关爱文化。

乐Teen会关爱校园支援计划

除了推行奖励计划鼓励学校发展校园的关爱文化之外,乐Teen会并在支援学校推广关爱、和平、公义的讯息。其中一个是安排注册社工在整个学年中为学校推动一个全面、系统的关爱校园支援计划。

此计划内容包括学生启导活动、全面的学生情况评估、网络式朋辈支援计划及调解训练、学生理性情绪治疗、学生认知情绪行为治疗、调解员训练、老师培训、家长活动、以及其他建立平等、正义、关爱校园的服务等。

"卓越关爱校园"名单及评审团

经过评审团获选为"卓越关爱校园"的学校包括:香港神托会培敦中学、保良局朱正贤小学(下午校)、仁济医院王华湘中学、梁文燕纪念中学(沙田)、大埔三育中学及保良局张凝文小学。

评审团成员包括:教育统筹局首席督学文马之芬女士、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方敏生女士、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行政总裁吴水丽先生、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乐Teen会–反欺凌关注组青年代表李颂贤先生、深水埗区家长教师会联会会长夏展鹏先生、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蔡元云医生、香港杰出教师协会会员罗仲光老师及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兼任教授谭万钧教授。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