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日引 7月22日 肯尼亚 库奇人 Cutchi 編輯室 2009年7月20日星期一 上午10:44 肯尼亚信奉印度教的库奇人--普拉布达斯‧帕特尼(Prabhudas Pattni)为肯尼亚社会作出了许多贡献,其中之一是让这个国家的印度教徒首次关注爱滋病。 肯尼亚的库奇人起源于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库奇人中既有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库奇人中的印度教徒为两件事感到骄傲,一是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是他们对肯尼亚社会的改良作出了贡献。帕特尼说,勇气、慈善和技能是库奇人的三大宝贵财富。一些充满勇气的库奇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其他城镇。乐善好施的库奇人慷慨地为他们的社区发展计划捐款。库奇印度教徒将自己的技能看作是女神玛塔姬(Mataji)的天赋礼物。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肯尼亚的库奇人确实有资格为自己在改良社会付出的努力而感到骄傲。但是另一方面,如何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出色工作并不能让他们获得永恒的生命?如何让他们认识生命的唯一创造者(除非他们听说过他)?如果没有人去告诉他们,他们又怎会听说这位造物主? 祷告: 求神差派祂的工人,跨越文化障碍,与库奇人中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享基督。 求圣灵引领库奇人看到现有宗教的不足之处,让他们寻找永恒生命的源头。 默想: 够久──恒久忍耐(二) "这样、亚伯拉罕既恒久忍耐、就得了所应许的"〈来6:15〉 当我想到这两个字根时,我对亚伯拉罕的画像就变了,我从亚伯拉罕这镜子看到的影像也跟著变了。我能不假思索地说,亚伯拉罕忍受了很久的痛苦。如果恒久忍耐带有忍受痛苦、郁闷、失望、责罚、泄气和忧伤这些意思在内,我就立刻与亚伯拉罕认同。如果必须经历这些才能得到神的应许,那么我猜我走在正轨上,这与我当初认为的一般忍耐的图像大不相同。我不再看到亚伯拉罕在了解神的深邃属灵道理时,每天平静满足地跪在那里,而是看到一位像我一样的人,挣扎著想了解,尽力想让事情成就,犯下大错,带著痛苦的脚步往前走,然后慢慢地,慢慢地,学习信靠呼召他的神。我现在想到此事时,也许我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因我确实具有家族类似性。你呢?你属于他的部族吗?如果是,那么恒久忍耐是非常辛苦的。可是那不是白费夫,亚伯拉罕真的得到了神的应许。如果你和我继续往前走,我们也会得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