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全人康健"指数逐年下降 考试为本教育须改进 編輯室 2008年11月24日星期一 下午1:57 【综合报道】一项名为"香港青年全人康健指标"的调查昨日发表结果,发现"全人康健指标"随少年年龄增长而下降,尤其在志向发展方面,初中生竟较小学生低两成。专家分析指,数字反映本港以考试为本之教育制度未能倡导青少年的志向发展,宜立刻改善。 该项调查由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及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合作,于今年四至六月期间,以问卷调查近一千六百名小五至中四学生,在体魄、人际、志向、思维、信念和情绪共六个范畴的全人发展。当中,本港青少年表现最差的两个方面为"志向指标"及"信念指标",分别得四十七点六分及五十点三分;而表现最好的则为"体魄指标"。另外,令人关注的是受访初中生的"志向指标"还要比小学生急跌两成。 基督教青年会助理主任干事何思敏向传媒表示:"现今以考试为主导的教育制度下,青少年未能得到全面发展,加上大部分学校将分数作为成败指标,令成绩稍逊的学生,完全失去自信和否定自我价值。" 而且何思敏指出,近年来出现更多青少年沉迷网络世界的个案,愈来愈多青少年缺乏正常的人际关系和人生目标。 有鉴于此,负责研究的学者均认为,必须在教育制度和家长教育两方面著手,以及早解决问题。浸大社会工作系助理教授李建贤建议,政府和学校提供较多元化的课外活动,通过体验及实践让学生发掘自己的长处,以建立人生目标。同时,家长也应该作出相对的配合,不要只在学业上一味催谷子女,也帮助子女有兴趣的方面培养主动学习计划,逐渐为他们建立自信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