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半低学历青年临失业边缘 基督教团体敦促政府正视

七成半低学历青年临失业边缘 基督教团体敦促政府正视
大部分失业的青年认为"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学历低"及"欠缺工作技能"是失业的主因。(图:U21青年网络)
【综合报道】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有网能量"青年导航及发展中心日前发表一项调查报告,发现大部分低学历青年无力抵抗金融海啸所带来严重冲击,敦促政府关注此群体的需要并提供适当的协助。

据香港基督教服务处2月22日发出的新闻稿,其辖下"有网能量"青年导航及发展中心透过电话及面谈形式,访问了366位年龄介乎15至24岁,学历在中七以下的低学历青年。在366名受访者当中,有六成(217人)现正失业,三成(111人)全职工作及一成(38人)从事兼职及散工。在217名现正失业的青年中,最多(28.5%)失业了一至三个月,其次是有21.4%失业了一至三年,而值得关注的是整体平均失业年期竟长达4.57年。

根据受访者自我分析失业的原因,大部分人(56.2%)表示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其次是"学历低"(42.9%)及"欠缺工作技能"(40.6%)。由此可见,低学历的失业青年如得到适当的协助,包括了解个人职业及技能取向、提高学历、获得资助读书及进修等,即可解决当前的困难。

虽然现时政府有提供不少青年就业服务,但调查亦发现青少年的使用率偏低。就以为人熟悉及历史较长的"展翅计划"为例,超过七成受访者并没有使用,其中有三成认为服务"无用"。而对于其他服务如"青见计划"、"现代学徒计划"、"学徒训练计划"等,则有近六成至六成半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有这个服务"。

金融海啸导致社会整体经济疲弱,人人岌岌可危,低学历青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是不容忽视。有七成半现正失业的受访青年表示担心自己会继续失业,整体上也有七成受访者认为青少年失业情况在未来一年会持续恶化。失业除了引起青少年个人经济问题外,也对他们的自我发展及精神健康造成伤害。有一半低学历青年表示感到"前路茫茫"及35.3%感到"无前途",某些青少年也因为失业而"与家人关系变差"和"不想见人";这些情况都十分值得关注。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总协调主任应凤秀表示:"是次调查发现,受访青年的年龄愈小、学历愈低,失业情况愈严重,他们是最容易在金融海啸被淹没的一群。"

应凤秀指出政府每次遇到危机都是后知后觉,就如本港于1997年底出现金融风暴,15至19岁青年失业率在2002年攀至30.6%的高峰,政府却等到2004年初才成立"青少年持续发展及就业相关培训专责"小组谋求对策。而该专责小组在去年已解散及提交工作报告。

她说:"面对金融海啸的新一波,我们仍未见到政府有何长远政策或新的措施协助这群低学历青年,难道又要坐以待毙看著青年失业率再次攀向高峰,让更多年青人感到前路茫茫或误入歧途?"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于2004年设立"有网能量",作为全港唯一专责为处于"隐蔽"及"游离"状态青年提供"上门辅导"及追踪服务的中心。至今服务总人数达1,187人,其中292人属于受"隐蔽"困扰青年、646人属于"游离/低动机"状态、其余则属于高危离校生;可惜如今中心亦会因经费问题于今年7月完结。

应凤秀希望通过发布这次调查结果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促请政府能尽快推出措施及长远政策协助青少年对抗金融海啸的冲击。该处建议政府建立与教育局及劳工福利局的协作机制,为离校青年即时提供一对一的个别追踪跟进服务,协助青年认清发展方向及解决成长困难,直至青年投入有意义的发展为止,详情可参考英国的Connexions Service为15至19岁的青少年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及生涯规划跟进服务。

而其他建议包括设立青少年持续发展及培育基金;鼓励雇主聘请低学历青年及实行"5+1工作周"(即五天工作一天在职培训);推行12年免费教育,在主流课程之外,为已经离校青年提供政府认可的另类课程;在全港五个分区设立青年导航及发展中心服务"隐蔽"及"游离/低动机"的一群,一对一地跟进他们的发展,并且激发他们的潜能。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