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援助協會:中國仍需輸入聖經填補不足

【綜合報導】對華援助協會針對澳洲新南威爾士聖經公會所發出的一篇新聞稿作出評論,指出對方低估了中國內地基督徒缺乏聖經供應的情況,並堅稱到目前為止,中國仍需外地輸入聖經以填補一半之需求量。 專門關注受迫害的中國信徒、特別是家庭教會信徒的對華援助協會於20日發表的新聞稿上提到,目前估計中國的新教信徒(包括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的人數約有3,900萬至1億3000萬左右。自1987年以來,中國唯一一家經政府允許合法印刷聖經的南京愛德印刷公司,在中國境內印刷並分發了4,000萬本以上的簡體版聖經。可是,考慮到大部分聖經因過量使用及分享使用而在五年之內破損,愛德所供應的聖經數目實在只達到中國基督徒需求量的一半。 對華援助協會指出,按照2007年愛德印刷及分發675萬整本聖經及69萬本新約全書的速度來計算,還需要五年時間中國國內印刷的聖經數量才能滿足目前中國信徒的需要。 對華援助協會亦特別關注,居住在鄉村的基督徒獲取聖經的途徑少之又少。因為國內購買聖經的地點只限於三自教會書店和三自教會分發點,所以居住在鄉村的基督徒則很難找上。此外,不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農村基督徒根本買不起聖經。 由於以上兩個因素,對華援助協會堅持,中國仍需外地輸入聖經以填補一半需求量之不足。 澳洲新南威爾士聖經公會近日在新聞稿中說:「將聖經偷運到中國會把基督徒置於危險境地,… 偷運是一種浪費資源的表現」,此過分樂觀的說法觸發起對華援助協會的回應及澄清。 對於新南威爾士聖經公會支持南京愛德印刷公司向邊遠地區提供聖經以致力「打碎距離和隔絕的障礙,使我們的中國兄弟姐妹們得到聖經」的新運動,對華援助協會則表示肯定。 對華援助協會仍希望提醒新南威爾士聖經公會總裁丹尼爾• 威利斯,必須充分了解及說明通過其它渠道向內地信徒提供聖經的需要。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