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财富福音:小心上当!

作者:波士顿华人布道会陈德修牧师 前一阵子我以"非洲式的财富福音"为题,介绍了非洲教会一个令人担心的趋势,就是传道人以福音能带来健康及财富作为口号,使信徒的思想物质化。其实这个趋势起源于美国 ,在科学进步、物质丰富、国家太平的环境下,传道者利用人对健康、财富与稳定的诉求,片面地引用经文,强调福音带来物质好处,吸引了大量追随者。 其实这种现像是二十世纪特有产品;过去十九个世纪,物质供应普遍贫乏,医疗科技也不算发达,一般人都能接纳清淡的生活和生命的短暂;唯有到了现代,窗橱中陈列的物品美 不胜收,只要有钱,便可获得各种以前世代没有的享受,偏重物质的"福音"便乘时而起;与其说这是圣经一贯教导的"重新发现"(鼓吹财富福音者正是这样坚持),不如说它 是现代的"一大发明"。 近日《美国及世界新闻》周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2008年3月3日)以"宣扬非份的福音"作标题,报导了一位国会参议员对一些所谓"电视传道人"的调查。这位爱奥 华州参议员Grassley先生,是国会财务小组的资深成员,以前曾多次对滥用公款案进行调查;这次,他锁定了六个"电视传道人"的组织,包括Joyce Meyer, Creflo Dollar, Eddie Long, Kenneth Copeland, Benny Hinn和一个名为 Without Walls International Church的教会,发现其中有些"果然身体力行",实践他们所传的道,领先听众一步,先 富了起来。 以梅尔(Joyce Meyer)为例,她本身没有受过正式神学训练,但却声称拥有博士学位,调查显示,颁发该学位的"大学"原来从未有任何官方团体承认,后来果然有某大学颁授她 荣誉道学博士,但这并不代表学术成就。根据《圣路易市日报》(2005年4月17日)披露,梅尔享用五间房屋,一间自住,四间分别由她四个已成人的儿女居住,大部份费用(例如 维修、水电等)由"机构支付"。虽然业权由机构拥有,但梅尔显然在这方面很有影响力,例如她与丈夫所住的房子在1999年以795,000元购入,之后便进行了达110万元的装修,帐 单自然一应交给机构处理,其儿女所住的房屋也少不免进行过类似(及昂贵)的升级。 根据法例,免税团体的董事会有责任管理机构财政,不能用收到的捐款来滥发福利和酬金,但事有凑巧,有一阵子梅尔的丈夫和四个儿女都在董事会内,梅尔则自任董事会主席、 总裁及首席行政官,她的年薪曾高达90万元,其家人也获得可观的酬金,在受到批评后,机构将她的年薪减为25万元,但其写书的版权费则由原本交给机构改为拨至她个人控制的 户口。以她曾出版70本书计(买其书者实际地贡献了她的财富),这项减薪(可能由于要避免税局批评)似乎变成了加薪。 马鞍峰教会的华理克师出版了几本畅销书,他坦白承认版权费数以百万计(由此可知畅销书籍的财富创造力十分大),但他只取其十分之一,十分之九捐作慈善基金,并让教会停 止向他支薪。据他自述,其生活水准"一点不变",住的仍是旧有的房子、开的仍是车龄六年的福特,我们真是需要多一些像华理克一样的人。 在面对生活豪华、以私人飞机出入的批评时,梅尔认为"无需答辩";她说:"我们不需为活得蒙福而道歉。"她更指出批评者存有双重标准,因为圣路易市的大商家活得豪华没 人过问,但换了是传道人,便变成问题人物。 可幸者是梅尔的机构在回应参议员询问时,表示愿意"完全透明"和充份合作,答允采取的步骤,包括接受核数、公开收支报告和减少亲人在董事会。现时一个监察团体Ministry Watch给梅尔机构的财政透明度评分是C级。 梅尔生活丰裕,其实只属小事,正如她所说,既然已成为成功人物,就让她用现世标准活出成功人物的水准罢,但偏重传扬财富福音,便属事大;我们只要注目耶稣,看看祂拥有 过甚么财富、住过甚么大楼、吃过甚么珍馐,那些理论便不攻自破了。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