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牧者分享"如何避开教会领导权之争"

从堂会经验看领导的艺术

最近一期华福刊物《教牧分享》以"领导"作主题,分享不少教牧同工关心或正在为之头痛的教会领导问题。 不少香港教会疲于处理主任牧师、执事、同工及会友间的人际冲突及紏纷。台湾台北灵粮堂的主任周神助牧师撰文分享教会领导的"艺术"。 他认为不同教会或宗派有不同的领导模式,或订明于章程、或因循传统;或主任牧师领导、或长老执事主持,各有优劣,但最重要的是如何顺利转型为较理想的领导模式。 台北灵粮堂经验看领导的艺术—如何避开领导权之争? 他分享在台北灵粮堂牧会30年的经验,此教会曾因为领导模式和决策模式而引起严重冲撞与分裂。 周牧师接手教会后,虽明知教会章程有可改善之处,却愿意采取尊重态度,不立刻提出修改章程,反先著手与同工建立爱与信任的关系,让执事明白他"为神、爱教会而别无所图"的心志。有了这关系后一切都能更顺利进行。 他又看传道同工与信徒领袖的关系不是立法与行政、或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乃"同工"的关系。领导人是以生命和恩赐的老练来决定,以致大家"彼此能领导也能被领导,能顺服也能被顺服"。 他强调以神的权柄为教会最高的权柄,顺服神领导的主权,假以时日权柄自会向圣经的模式移动。 周牧师在牧会前十多年对各种教会的决策,包括教会建造、敬拜、祷告、牧养,甚至购地建堂的方向细节等都采取"先妥协、让步"的态度,然后"在让步中争取,在争取中妥协"。他发现虽发展速度稍慢,但"几乎没有一件该作该改的作不了,改不了",令人鼓舞。 作为领袖,周牧师说:"这十余年来,我不敢稍为得意忘形,反而恐惧战兢。" "我知这不是权利,而是更沉重的责任。"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