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公佈企業透明度報告:香港成衣公司如何改善向公眾匯報勞工標準

樂施會公佈企業透明度報告:香港成衣公司如何改善向公眾匯報勞工標準
(左起)樂施會政策研究員曾迦慧小姐,樂施會總裁施日莊以及「亞洲 社會企業責任」霍迪博士發表樂施會最新的研究報告:「企業透明度報告:香港成衣公司如何改善向公眾匯報勞工標準」
樂施會在2004年發表「反轉件衫睇清楚-全球供應鏈的採購模式與工人生活」報告的跟進工作,該報告探討成衣供應鏈上的採購過程如何剝削勞工權利。樂施會其後出版了《企業社會責任資源手冊》,向香港商界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11月29日樂施會發表最新一項企業透明度報告:香港成衣公司如何改善向公眾匯報勞工標準。

該項研究結果顯示,香港16間成衣公司並未向消費者及投資者提供足夠的資訊,讓他們了解服裝產品供應鏈內的勞工標準及狀況,以致他們無從作出良心消費或投資。樂施會認為,發表這個報告是一個起點,有助促使成衣業與勞工組織、非政府組織、消費者及其他相關持份者展開對話,從而推動公司加強向公眾匯報勞工標準,及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據樂施會,該份長達五十六頁的報告揭示,成衣業正面對來自全球消費者關注勞工權利的壓力,雖然部分公司,包括思捷(Esprit)、佐丹奴(Giordano)、PMTD Ltd. 及慕詩(Moiselle)等公司,已開始就其供應鏈內的勞工標準問題作公眾匯報及承擔責任,但大部份被研究的公司得分甚低,只有4間得分在0分以上。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和佐丹奴國際有限公司得分最高,但兩者都只得10分,而最高分可達100分。這顯示沒有一間公司提供足夠資料,讓公眾充分了解產品供應鏈內的勞工標準及狀況。

樂施會總裁施日莊表示:「樂施會相信所有被研究的公司都可以做得更好。提高透明度是協助企業在其供應鏈內保障勞工權利的第一步,而消費者有權知道他們所購買的衣服,其製造過程是否有尊重勞工權利。」

為樂施會進行此項研究的「亞洲 社會企業責任」霍迪博士表示:「香港的成衣品牌公司並不像基地設在北美及歐洲的全球品牌公司,需要面對頗大的外來壓力及來自消費者運動的要求,促使其遵守行業守則,或向公眾匯報其對產品供應工廠運作的監察情況。因此,香港的公司往往沒有向消費者及投資者提供足夠的資料,讓他們評估公司外判工廠的工人狀況,從而協助他們作出良心消費及投資。」

樂施會施日莊續說:「向公眾匯報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基石,他有助企業改善商業行為、加強問責性及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去改善供應鏈中出現的問題。樂施會長遠的目標是聯繫本地企業,推動公司提升透明度,讓他們注意到全球日益提高的勞工標準,以及國際間維護勞工權利的良好實踐方法。我們亦推動消費者教育,喚起公眾對供應鏈勞工權利的關注。」

過往經驗顯示,向公眾匯報企業資料,對企業的運作及聲譽都有正面的影響。由於現時多個香港成衣品牌在亞太區佔有重要的市場地位,樂施會呼籲這些公司效法國際性成衣公司的良好做法,即提高透明度,包括發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向公眾披露產品供應商的資料,及與非政府組織、勞工組織、消費者及其他相關持份者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公布此報告前,樂施會已把報告寄給被研究的成衣公司,並要求與他們會面。同日,樂施會亦開始在貿易要公平網站收集公眾簽名http://www.maketradefair.org.hk/trad_06/petition.asp,喚起公眾對供應鏈勞工權利的關注,推動消費者教育。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