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子、甘小二从当代中国艺术和电影看盼望

岛子、甘小二从当代中国艺术和电影看盼望
岛子(左)认为基督艺术家所行的是苦路,他盼望神让自己继续努力创作。甘小二(右)则表示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积极制作更多电影。(图:基督日报/ 陈嘉俊)
崇基学院第五届基督教文化节昨晚(3月12日)举行了题目为《从当代中国艺术和电影看盼望》的公开演讲,讲者为国内著名诗人、艺术批评家王敏教授 (岛子)及著名电影《举自尘土》导演甘小二。

基督徒艺术家需"行苦路"

岛子指基督徒艺术家要接受水火洗礼外,还要受血的洗礼。他们因信称义,谦卑自守,远离名利,但由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存在冲突,基督教文化更是艺术家的悲苦。他提到自己画基督受难的情境,是由祷告经笔墨,将艺术化为灵韵表达圣灵启示。他又指创作是自己灵命运作之源,从中得到充实与自由,悲苦的担当,自有恩典的喜乐。

小二则提到自己创作时需要经历"孤独感",例如人家不认同自己,因此常感到寂寞,感到在行苦路。希望透过作品,他把镜头对准乡村教徒,探究人的内心,并希望人人都能够有盼望。

岛子:"作世上的光和盐"

被问到艺术家能够自由地创作,利用艺术将自己的心思意念表达出来,这样会否形成自我中心?岛子说人的自由是一种罪性,耶稣基督是自由的化身,并为自由而死,令人重获自由。而属灵的艺术家是世上的盐和光,表现爱和自由。

小二也分享到想拍一套八福电影。"其实八福里面的人是生活状态最糟糕的一批,特别是为义受逼迫的人。怎么去表现他们得到的祝福,这就非常困难。"他认为祝福绝对不是说你在一个地方特别穷苦,但到了另一个地方马上变得非常富足,它不是这么表面的存在。他说:"因为现实生活总是那么沉重,我特别想拍一些祝福性的电影。"

主持崇基神学院邢福增教授表示基督信仰使两人在艺术创作承受很大的压力和痛苦,但同时又给他们创作的动力。岛子回应基督艺术家所行的是苦路,他盼望神让自己继续努力创作、研究。甘小二则表示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积极制作更多电影。

名人小档案

甘小二1970年生于河南新乡,199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中心。2002年他完成了长片处女作《山清水秀》,2003年第22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2007年完成第二部剧情长片《举自尘土》,第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特别奖,2008年获中国新电影论坛最具人文关系奖。

岛子原名王敏,是一位诗人、艺术批评家。1956年11月生于青岛市,先后毕业于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文艺学硕士学位,从事美术学教学、 视觉艺术研究、艺术批评及诗歌写作,并策划艺术展览。曾任西安市文联《长安》文艺月刊副主编,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国际美学学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