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渭文 崇基学院礼拜堂 2011年12月18日
太初有道
约翰一1-18是一首颂扬道的诗章,首句"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就把人摄住。道来自在那里?道来自何方?望向时间,道不生在时间之内;望向苍茫宇宙,也看不到道的开端。未有时间,未有空间,在一切之始,就有了道。诗歌的开始,令人感到敬畏。到了十四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听的人更觉惊惧。
在此之前,约翰的读者容易明白道在太初之先,道创造万物。他们明白,因为希腊文化都这样相信。眼看到的世界是从眼看不到的道而来,世界和这道是区分的,这看得到的世界,是道的拷贝,因为是翻版,所以会改变,会朽坏。我结婚前腰围二十八吋,但现在不用提了。但到了十四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就不容易明白了。
道怎可能成为肉身呢?肉身意味著限制,肉身在这教堂,就不能在家中了。我留在香港工作,就不能常常见到移民北美的家人,为了工作成了太空人。肉身也会渐渐衰残朽坏,美人迟暮,明日黄花,所以鲁益斯(C. S .Lewis) 说,最大的神迹不是复活,是道成肉身。道若能成为肉身,为甚么不能水变酒呢?为甚么不能使瞎眼看见,跛腿行路,死人复活呢?相比之下,这些神迹轻而易举哩。
基督成为肉身,就像一个人,深深呼吸,闭著气,潜入深海至深之处,寻找失去的宝贝。愈潜入海底,就远离阳光,愈来愈黑暗,愈来愈寒冷,最后到达了那幽黑冰冻的海底,把淤泥拨开,找到埋在下面的一颗明珠,然后紧紧握著这明珠,慢慢升上海面,高举这颗明珠,使它原来的光泽重现世间。我们就是被埋在深海至深之处的明珠,罪沾污掩埋了我们原来的光泽。基督成为肉身,把我们寻回。
住在我们中间
道不单成为肉身,并住在我们中间。"住"和"帐幕"是同一个字,指道在人间安设帐幕。旧约时候,上帝的子民进入迦南应许之地前,曾在旷野飘流四十年,他们住在流动的帐蓬,以会幕为圣殿,他们移动,会幕也跟著他们移动,上帝同他们一起飘流,他们前进时,白天有云柱遮盖太阳,晚上有火柱照引前路。"住在我们中间"表示上帝和我们一起走人生的路。因为道成为肉身,马利亚童女圣灵感孕,经历母亲生产之痛。道成为肉身,约瑟、马利亚带著耶稣,逃难埃及,躲避希律王的刀剑。道成为肉身,耶稣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祇是他没有犯罪,所以耶稣能体恤我们,他是我们的大祭司,我们祇管到他面前,求怜恤得帮助。
充充满满恩典有真理
经文又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恩典和真理,就是旧约时代上帝的慈爱和信实。信实指上帝的应许不会落空,他怎样拯救子民离开埃及为奴之地,也会引导他们行走旷野,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他的应许确实无误;他颁下的律法是真理,引导我们走在义路,不致迷失。在我们干犯律法时,他有赦免的恩典,把我们挽回,他是慈爱的上帝。在人生路上,我们需要真理指引,跌倒时需要恩典挽回。
一位行淫时被捉拿的妇人,被带到耶稣面前,试探耶稣的人问:可否按摩西的律法用石头打死她。耶稣说:"你们中间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约八7)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祇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这故事说明每人都有罪,没有行真理。留下的妇人有罪,离开的人也有罪,祇有耶稣没有罪,祇有他可以施行审判。但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八11)
耶稣赦免这妇人,我们看到恩典;但耶稣为了真理,他走上十字架,为这妇人赎罪。这妇人因为赦罪的恩典,开始过新生。恩典不单遮盖真理的过失,恩典更能挽回人、建立人;恩典使人有勇气面对真理,爱慕真理。
不离不弃的爱
最近一套非常叫好叫座的电影—作死不离三兄弟(3 Idiots) 就说明,朋友不离不弃的爱,可以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三兄弟之一的Raju因为醉酒犯校规被校长勒令退学,无法面对家人(老父卧病;姐姐貌不扬,没有嫁妆,嫁不出去;妈妈退休,没有工作),从校长办公室的窗户跃下,在医院两个月,两位好朋友用尽方法使他苏醒过来。因为朋友的爱,他觉得自己有价值,有自信。
Raju申请跨国公司职位面试时,被问及为何成绩那么差呢?他坦白说出真相。"我小时候成绩很好,但父母希望我能够进有名的大学脱贫,令我很惧怕,因为这里人人都像疯了一般争取好成绩,如果你不是第一,你就不算甚么,我愈来愈惧怕。……断了十六节骨给我两个月反省,终于我醒悟过来。今天我不祈求上苍给我工作,能够活下去我就感谢上苍了。如果我被拒绝,我不怀怨,我想这一生仍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事。"
面试他的说:"你这样坦白,对公司来说并不是好事,我们需要圆通(diplomatic)的人与客户联系,你太直率了,但如你向我们证明可以控制一下这态度,也许会聘请你。"Raju说,"我不能改变,你保留你的工作,我保留我的态度。"面试他的说:"过去二十五年我面试无数的人,他们为了工作,面试时都变成唯唯诺诺,你从那里来的?"两位朋友不离不弃的伴随和关爱,改变了Raju的人生。
这个圣诞,我要燃点烛光
不到两星期,2011年将离开我们,新的一年正在叩门。在新的一年,我们需要真理引路,更需要恩典支持,这个圣诞,让我们燃点烛光。
Howard Thurman (1899-1981)
I will light Candles this Christmas; Candles of joy despite all sadness, Candles of hope where despair keeps watch, Candles of courage for fears ever present,
Candles of peace for tempest-tossed days, Candles of grace to ease heavy burdens, Candles of love to inspire all my living, Candles that will burn all the year long.
这个圣诞,我要燃点烛光;
喜乐的烛光,在悲伤中摇曳,
盼望的烛光,照亮四周的沮丧,
勇敢的烛光,直视惧怕亦步亦趋,
平安的烛光,在狂飙中柔晖稳妥,
恩典的烛光,使重担轻盈一点,
仁爱的烛光,激励我的生活,
从岁首到年终,烛光常在。
但从岁首到年终,烛光真的常在吗?过去一年,大家都知道我做过右眼视网膜的手术,这手术令我有很深的体会。手术过后三天解开纱布,眼睛完全看不到东西,令我吃惊,这是我从未有过的经验,但数天后视力慢慢回来了,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好。我领会到一个真理:现在坏不重要,最重要是每天好过一天。不过我知道,我眼睛恢复视力后,将来也会因为自然规律愈来愈差,最后老眼昏花;我的身体也会随时日渐渐衰败,最终成为一坯尘土。但我知道,外在身体虽然朽坏,但内在的新人,一天新似一天。我等候基督再来,身体复活。因著信,从岁首到年终,烛光常在;因著信,从现在到永远,烛光常在。因为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