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星期,看了电影《黑天鹅》,一边看、一边非常心酸,脑海内浮现了很多在我辅导时哭成泪的父母、也涌现了很多青少年如何在我面前"数"父母的恶毒说话。电影描述一个原本十分可爱的小孩,她有著跳芭蕾舞十分出色的双脚,在家中她是一百分的乖乖女,她的房间就像公主的房间,粉红色的布置,围绕著身边就是可爱的白兔公仔,在她床头秽韪F一个音乐盒,每一晚母亲为她打开音乐盒播放著《天鹅湖》。母亲曾是一位芭蕾舞者,她把小孩也训练成芭蕾舞者,她很想女儿为她圆梦。女儿活在母亲的期望下,终于她得到了饰演女主角的机会,此角色需要她同时演绎黑天鹅与白天鹅。演白天鹅当然没有问题,因为她一直都做著母亲要求的乖乖女、舞蹈团团长要求的舞者。但黑天鹅呢?在剧中她演黑天鹅更出色,因为她有一股很大的压力,那压力来自母亲,母亲花尽心血,要安排她进入那芭蕾舞学校、她不断打听女儿是否可以取得角色,女儿被她压得透不过气时,不期然把自己的背抓伤、伤得一条又一条的血痕,为了表演,女儿婉拒母亲预备的蛋糕,母亲觉得她不领情,走到垃圾桶面前踩下脚踏,女儿大感无奈勉强吃掉。在母亲的压力下,女儿崩溃,把所有白兔公仔扔掉、产生幻觉,做出自毁与伤害母亲的行为。有一幕,女儿为了不让母亲进入自己的房间(因为母亲会不问擅进),纵使母亲以手挡著门,她仍不理会弄断母亲的手而大力关门。
各位家长,我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为了完成自己想学琴的心愿而要子女学琴;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为了在亲朋戚友面前炫耀子女考进名校而不惜一切:搬屋、三顾校长的草庐、教子女在面试时说谎、花尽心思拉关系;我也不知道子女在你们面前的压力有多大,但我却肯定这些故事每一天也在发生。不要再藉"为他们好"为由,就弄得可爱的孩子忙得死去活来吧,你们有否跟他们商量,按他们合理的意愿报读兴趣班?当身在名校的孩子,每次派成绩表时也被人"踩在脚下",毫无自信地过著名校生活时,你们有否关心他们是否力有不逮,"为他们好"考虑转校?不要让他们每天也为你们而活,让他们有个愉快的童年,才是"为他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