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话:孩子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蕴藏著无穷及无可比拟的价值,而欣赏与鼓励就是最有效的方法来把潜能挖掘出来,让孩子可以使用这无比的魔法"金矿"。
鼓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孩子,使孩子向著这目标而发奋向上,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巩固孩子的正能量行为使之形成习惯,最终成为一个"优秀妈妈"的孩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费理德曼的一项有趣试验:他将一所小学的两个班级中的学生各随机抽取20%,划分为A、B两个组。他在A组的孩子中放置一些色泽迥异的电动玩具,然后用警告而神秘的口吻对他们说:"谁也不许碰它,否则我将严厉惩罚他!"在B组中同样放置这类玩具,他作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然后和蔼地说道:"请你们不要动它,不然我会生气的。"一周之后让上述A、B两组的孩子各自写出他所喜欢的东西时,结果被费里德曼训斥的A组几乎都非常喜爱这些电动玩具,而B组却对此不感兴趣。这种奇妙的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通俗地讲,这是一种逆反心理,当外在理由越充分,刺激越强烈,人的内心需求欲强、好奇感也就越大;反之,刺激越小,人的内心需求欲、好奇心也就越小。
A:暗示:为避免引起他的反感和恐慌,遇到他说谎时,便婉转而耐心地通过讲述其它有警示意义的事情来提示、暗示、诱导其讲出真话,同时,还采取另一种说法,如:你刚才说得很棒,不过我好像觉得还没讲完,你再想想,应该会更精彩的。但切记,千万不要带有"撒谎"、"骗人"的字眼,以免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伤,那样会让彼此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B:寓言:选择一些生动诙谐、富有哲理的寓言(成语)故事来启发他,像"狼来了"、"爱搞恶作剧的长鼻子"、"“初生牛犊不畏虎"、"说谎的小矮人"等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使他从中渐渐品味出打人的后果、骂人的害处、说谎的可悲。
C:鼓励: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哪怕有一丁点的进步也要当场用自然而郑重的口吻来表扬、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关爱时时刻刻围绕着他。可这种鼓励不应掺杂着包庇和纵容的成分。恰如其份的鼓励会形成一股克服缺点和错误的无形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鼓励会产生净化的作用。我采用奖励一枝笔、一次旅游、一场电影的方式,让他体验到还有比调皮捣蛋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 D:激将:孩子遇事不服输,便可抓住这一点进行激将。此举一定要慎重、认真,是在他有了可喜进步之后实施的。交谈中,便找出一些典型而可比性较强的实例来激发孩子的自尊心,从中使他们学会宽以待人,在逆境中知难而进,在掌声中保持寻常的心态。
正如费理德曼教授所言:如果孩子总是被责备,他就会失去耐心;如果他常常被赞美,那么他会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爱你、爱我、爱整个世界。
(林国华,全人发展协会主席,六感教学总会首席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