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雲認為要對下一代投信任一票

蔡元雲認為要對下一代投信任一票
蔡醫呼籲大家用行動關心下一代,並說:「香港是有盼望的,求神賜這城巿有信有望有愛。」(圖:基督日報/陳麗斯)
一向在青少年事務上深入參與的蔡元雲醫生周一在「金融海嘯下基督徒的行動」研討會上表示,要減低跨代貧窮,必須對今天的青少年投下信任一票,並全力投入資源栽培他們。他說所有青年人都是尊貴的,而且「一個都不能少」。

他認為如果城巿不信任一下代,不盡心培育他們,這城巿會沒有未來。「我做青年工作多年有時很悲傷,為何一個城巿會有80%的年青人覺得自己很悲。每年12萬會考生,一半肥(不及格),肥的二萬多個是『零旦』。為什麼這樣﹖即使是考上了,亦只有1/3能升學,18%能入大學。」他又表示自己參與的職訓局訓練了18萬人,「這些人進去時覺得自己抬不起頭,為什麼﹖這18萬人是尊貴的,他們對香港有貢獻,為什12萬人不返學不返工﹖難道不能栽培他們,給他們一份工作﹖」

他表示跨代貧窮問題嚴重,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年人轉型難。「中年人轉型很難,他們的學歷多是小學,最多只有中三。現時工業北上,女性的話可能會好一點,可以做陪月。怎樣轉型呢﹖所以一大堆中年男人極度抑鬱,只能在家裡打老婆、打孩子,變出很多家暴。問一個孩子,他的願望是領綜緩,因為父親教他,不讓出去打工,說打工只有三千元,但一家光坐在家裡就有一萬一,這是什麼城巿﹖這班人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蔡醫表示過去十多年他在天水圍、職訓局等,幫助雙失青年。

他又說,要給下一代有「盼望」:「我們要對他們說:『我給你有機會,給你們栽培,每一個都成功,一個都不能少,給你有希望有明天。』不能以考試決定生死。」

蔡醫希望香港眾多基督徒一同「make a difference」,以愛幫助青少年。他引聖公會鄺保羅大主教向一班學校老師所說話說:「教育不是入去,而是裡面最尊貴的釋放出來。」

他又提到「結伴同行—兒童及青少年生命導向計劃」及食物銀行計劃,若教會積極參與,相信香港人會感受得到:「我們的信仰是有行動的信仰,聖經說信心沒行為是假的,愛心沒有行為是死的,我們的信仰不是虛的,是有實質的。」

他呼籲大家用行動關心下一代,並說:「香港是有盼望的,求神賜這城巿有信有望有愛。」

相關新聞 教會食物銀行計劃 盼做到「梗有一間喺左近」 「金融海嘯下基督徒的行動」研討會昨舉行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