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召宣教反成"约拿" 差会领袖呼吁勿磋跎岁月 編輯室 2011年6月13日星期一 下午3:35 中华福音使命团总干事朱昌𨱋牧师在新一期中福通讯中发文"人人宣教士的迷思",讨论"人人宣教"的理念。他亦慨叹不少信徒接受了神的呼召,却因种种原因裹足不前。 差传机构常提醒信徒大使命是神给予每个基督徒的,所以宣教人人有责;但朱牧师表示这并不代表每个基督徒都要成为宣教士,正如虽有"信徒皆祭司"的说法,但并不代表每个基督徒都是靠福音养生的传道人。 但是所谓人人宣教,有人是蒙召作宣教士,藉著教会或机构差派作跨文化福音事工,而其他的人亦不能独善其身,因为宣教士工是教会整体的工作,需要众志成城在每一位宣教士的背后作"后方",在经济、代祷、关顾等方面作支援,在福音遍传上有份。与此同时,在后方的信徒在支援宣教士的跨文化福音工作的同时,亦需要在本地作见证传福音,实践大使命的责任, 不少人蒙召至终没有踏上宣教工场 朱牧师表示,当神呼召一个基督徒作宣教士时,除了主观上感受神的呼召,亦会有群体包括弟兄姊妹——特别是属灵的领袖——的客观印证,以帮助确定宣教呼召。然而他慨叹不少基督徒蒙了呼召,却有部份至终没有踏上宣教工场,当中不少是惧怕回应呼召要作出的改变,包括怕生活、习惯、安定的改变,以及要放下目前拥有的安逸舒适、稳定满足、情感等,并惧怕面庑定的未来。 亦有一些人期望不需要太多变动就能成为宣教士,不希望有太多装备训练,舍弃等就可以在异文化中服侍。亦有些人坚持要找到自己计划和理想中的宣教工作,不愿放下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去寻找更适合他们的宣教事奉;亦有些人像约拿一样躲避主差派他们到主所愿意的群体中去。 朱牧师引一位宣郭诚牧师所说:"有感动而动才叫感动",但不少人"感而不动",白白失去了不少机会,磋跎不少岁月。他表示:"在我们能够奉献的时候,多多奉献支持宣教工作……在我们能够祷告的时候,多多祷告记念万民万族的需要……在我们能传福音、能短宣、能服侍的时候就要多作主工。谁知道还有多少机会﹖谁知道人生还有多少个十年、二十年﹖"呼吁蒙呼召的基督徒快快起来把握机会,回应主的呼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