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基督教文化节将开锣 国内知名艺术家分享"盼望"

崇基基督教文化节将开锣 国内知名艺术家分享「盼望」
08年崇基文化节,各宗派代表出席剪彩。(图:基督日报)
崇基基督教文化节将开锣 国内知名艺术家分享「盼望」
一踏出港铁大学站,第五届基督教文化节"盼望"的大海报即映入眼帘。
第五届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基督教文化节将于3月3日正式开幕。今次以"盼望"为主题,邀请得国内知名艺术家、电影导演与圣经学者、维权人士、经济学者等知名人士进行crossover,从不同角度探讨基督宗教的"盼望"如何落实于现实社会中。

基督教文化节将持续整整一个月,为崇基校园一大盛事。本报邀请了崇基校牧伍渭文牧师分享一下文化节的主旨及今届特色。他表示今年文化节的文化元素甚强,有知名诗人、学者、艺评家和圣水墨画家岛子将首次在香港以"挽歌与赞美诗"为题展出作品;知名独立电影导演甘小二教授将亲自分享他的作品。资深诗班指挥伍志成先生将带同友好演绎历代有关盼望的圣诗,伍中恩教授讲论和示范礼仪音乐,在闭会礼的音乐会,崇基教堂诗班将演唱王南先生为崇基教堂崇拜的创作诗歌。

主题为"盼望"

基督教文化节从2004年开始每两年一届举行,从第二届开始以不同主题探讨基督教文化。第二届主题为"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第三届"行公义,好怜悯",第四届"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而今届则定为"盼望"。伍牧师表示近年全球势局动荡,去年三月日本地震和核泄灾变、欧洲债务危机引至全球经济下滑、亚拉伯地区政治变天及至今年国际领袖换届,在这时候讨论盼望实具适切性及意义。 他表示,题目所展现的"盼望"并非一般人所取的乐观的态度,认为基督信仰对"盼望"的理解绝非肤浅及幼稚的。他认同耶稣会会士、澳洲著名维权人士马可.雷珀(Mark Raper)对盼望的描述:"盼望并不是乐观。乐观是希望事情会好转;盼望是忍受苦难的美德,衍生力量的恩典。盼望是心灵深处开出的应许,引领我们在茫茫前路中稳步迈进。"

对基督徒来说"盼望"的力量是来自内心的恩典,以致有能力面对一切的苦难。这恩典乃源于上帝,就算前路茫茫无方向感,亦有盼望在心。"因为基督面对了死亡,他复活之时大石被挪开,就仿如密封的世界被打开了。耶稣的空坟墓诉说了黑暗、绝望、诅咒都已被带走。"纵然面对现实社会结构性不公义的问题的暴露,但追求真善美的基督徒能有盼望。他表示,岛子的圣水墨画以及一些基督徒维权人士的经历正蕴含了这样的精神。

基督教文化节平台—展示信仰渗透文化及社会层面

伍牧师表示基督徒对世界的影响不但在宣教上,亦应对文化和社会产生影响。不过自从回归以来香港教会对中国大陆的关心往往偏重于传福音上,却少关注到大陆信徒如何将信仰落实于公共空间的影响。他认为崇基学院作为教育学院,有责任推教内讨论的这一方面,所以每届的文化节都邀请国内有影响力基督徒来港,实际是提供了一个平台,透过他们分享呈现出信仰结如何落实到文化及社会层面。

往届他们邀请过程翔、余杰、何光沪、刘澎等分享,而今届大陆艺术家岛子将透过"挽歌与赞美诗"的圣水墨画作品展出,分享有关艺术与盼望的主题。伍牧师介绍岛子的艺术理论在文化上具影响力,所著的书亦被国内大学所重视,他将会分享自己信仰经历。他还会与《举自尘土》的基督徒导演甘小二从艺术文化角度分享中国社会的盼望为何。

第三场公开讲演安排了叶菁华教授、黄元山教授及司徒永富博士从不同的视角分析"资本主义给我们怎样的盼望?"叶教授于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论述资本主义,黄元山曾任十一年的投资银行高层,现时任电台首席经济评论员。还有港人甚为熟悉的鸿福堂执行董事司徒永富。伍牧师表示他们的信仰亦是超越了个人信仰,落实到经济及社会层面。

信仰的公开表达

开幕礼于3月6日下午举行,由崇基学院成员教会代表包括邝保罗大主教、苏成溢牧师、王福义长老、袁天佑牧师、陈坚丽监督剪彩,同时邀请崇基学院代表、包括梁元生院长及梁怡教授出席。伍牧师认为邀请教会代表揭幕富有特别意义,提醒大家饮水思源,记得崇基学院的教育建设历史有著信仰群体的出力与同行。

基督教文化节的其他活动还有音乐会、联校泰泽祈祷会、电影赏析、艺术展品导赏、教授与学生对谈等,盼望整个文化节本身仿如一个盛大的节期,透过音乐、艺术、电影、讨论及个人信仰分享等,带动见证信仰的气围,"所以我们不是看参加及出席人数多少,而文化节的本身就是信仰的公开表达,希望给基督徒教职员及学生加力。"

本届文化节日程请浏览:崇基校牧室网页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