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康常校長指出,三年前全校僅有200名學生,現在已超過500名。今年學院已收到超過1100份入學申請,預計新學年全校學生人數將超過700人。政府目前正在進行《專上學院條例》(第320章)(CAP 320)的修訂工作,部分專上學院可能因招生不足而被撤銷註冊。崔校長強調,宏恩招生人數每年穩步增長,絕不會受到修例影響。
崔校長對未來幾年學生人數突破1000人充滿信心,他展望宏恩在10年內升格為私立大學,但他強調不會標榜為「基督教大學」,而是稱之為「宏恩大學」,以免讓人誤解只接收基督徒。他保證,宏恩成為大學後將堅持秉承基督教精神,並持續培養僕人領袖。
學生進入最貧社區服侍——「整個城巿就是校園」
《專上學院條例》的修訂要求院校必須提供「具有意義的學習環境及體驗」。對於宏恩基督教學院位如何達成這一目標,崔校長認為,校舍的美觀和歷史意義、充足的設備並不等於「有意義的教育」。宏恩的教育理念是培育僕人領袖:「我們不是教學生要高高在上、做貴族,而是要在最低層面服務他人。因此,我們的學生去到最貧的地方做服侍,石硤尾、深水埗就是最合適的校園。」他強調:「整個城巿就是校園!」(The city is our campus)
崔校長引用《陋室銘》中的話:「山不在高,有神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意指雖然宏恩的校舍面積有限,但擁有優秀的老師和精神,相信在未來幾年,大家將能看到學院優質教育的成效。 宏恩位於石硤尾的校舍最多可容納500至600名學生,但隨著學生人數增長,已顯得不敷使用。為了應對日益增加的招生需求,學院不惜花費500萬租金增設位於美孚面積達2萬平方呎的新校舍。新校舍交通便利,正在進行翻新,預計在9月新學年正式啟用。此外,學院也正向政府申請大圍土地計劃興建第三間新校舍,期望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設備,並預計在10月得知批地結果。三個校園將能容納至少1700名學生。
「當你有(金錢)需要時,神就會給你」 關於未來建設校舍所需的龐大資金來源,崔校長表示:「若無信心,第一步也無法走。我們的經驗是:當你有需要時,神就會給你。」他提到,過去十年已籌得1.2億,如果政府批准土地以建新校舍,將有信心獲得更多奉獻支持,加上免息貸款和學院盈餘,足以應付新校舍的需求。基督教事工學院教授兼系主任吳瑞龍也表示,教內有許多熱心基督徒因見學院的教育理念及優質教育成果,樂於支持學院的發展。
崔校長回顧宏恩創辦之初,面臨「三無」的狀態:無人、無錢、無地,但憑著信心獲得奉獻,亦覓得地方和人材,得以順利辦學。當評審要求學院需有逾億儲備時,他亦奇妙地得到捐助。2015年申請註冊時,校舍批地遲遲未獲批准,屢催不果,最終地政總署在十天內完成批地,學院得以按時開辦,這是又一次的神蹟。崔校長也提到,學院初期經歷人事風暴,曾有前教職員帶走一些同事,更開記者會指責學院「一言堂」,這一度讓學院陷入困境。但在上帝的保守下,種種困難都順利過渡,處處可見恩典的痕跡。
實踐基督教價值 以人為本精神
宏恩基督教學院擁有基督教背景,學院以CHRIST為核心價值(承擔、謙卑、堅毅、誠信、服侍及團隊合作),旨在培育學生僕人領袖精神,重視改變(change)及機會(chance)。宏恩的許多領導層及教師懷都是基督徒,懷有教育理想,不追求高薪,並以愛心服務。崔校長笑言,作為校長的薪酬甚至不及教育大學的一名教授。還有原本月薪十多萬的小學校長,以三分之一的工資加入宏恩,但熱情依然不減,成為學生評價最高的老師。
然而學院的教職員不必是基督徒,只需尊重基督信仰。學生亦不限於基督徒,但學院有早會的文化,多邀請基督徒領袖分享生命見證,以期讓學生能將所學的僕人領袖理念實踐出來。崔校長認為,基督教的價值與普世價值相通,如愛心、真誠和謙卑,當今自私的世界所需要的正是具備此等生命素質的領袖。
學院秉持以人為本和愛心的精神。崔校長回憶自己年輕時因政府資助貸款才能完成大學學業,因此他非常珍惜這個機會,懷著感恩的心,決心不讓任何人因經濟困難而無法入讀宏恩。為此,學院會籌募獎學金,以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讓他們有改變的機會。有教師跳槽至其他院校時,崔校長亦欣然祝福,強調:「僕人領袖就是讓下屬更加優秀!」 為教會提供適切「時代工人」課程獲認可出路更多元 崔校長指出,香港有45%的中小學由基督教辦學,但青年基督徒卻不多。問題在於這些學校的教師未能真正傳遞基督教精神來影響學生。此外隨著移民潮和社會變遷,教會和機構面臨人才的急切需求。但他認為,在今天的香港不需要高高在上、看似非常有學識的人,而是真正的「時代工人」——他們都是普通人,能從事各種實務工作,且具備真理知識並活出真理,以僕人領袖精神影響身邊人。
崔校長相信,宏恩正是填補這一空缺,為教會培養既有聖經真理又能在專業上服務的領袖。他引用耶穌趕鬼後讓那人回去見證神作為的例子,指出今天比起回到教會事奉,更需要的是在各自崗位上以神的生命和聖經真理進行福音工作。因此,畢業生不一定要在教會內事奉。
傳統神學院的課程學歷僅獲教會認可,學歷主要在應徵教會工作時得到承認。然而,宏恩的課程獲得政府資歷架構認證,出路更加多元化,畢業生除了從事教會工作外,還可以進一步成為中小學宗教科暫准註冊教師、公務員、家庭服務和社會服務等相關職位。吳瑞龍教授期望能將課程打造成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所指的「精品課程」,並擴大課程規模,為社會培育更多神學專業人才。
宏恩的基督教事工學院有兩大特色課程:基督教事工榮譽學士課程及高級文憑課程是中國及香港唯一獲得香港政府認可的「基督教事工」神學課程。其中高級文憑課程可接收一成非本地生,且大部分為內地生。不單是基督徒,也有有意認識基督教的人士選讀。課程中「僕人領袖」是必修科,內容中會有聖經及基督教人物如耶穌作為學習典範,讓學生有機會了解基督教精神;選修科則有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科目供學生選擇。由於課程受歡迎,學院希望未來能放寬招生限額,讓更多學生受惠。
不管崗位高或低 讓人可以發光
宏恩的學生大多是未能被其他大學取錄的考生。這位同時為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創校校長、曾將恒商變成「高考A工廠」的崔校長充滿信心地表示,他擅於傳授學習方法,不少學生質素都有顯著提升,從不那麼優秀的學生變為優秀者,甚至有畢業生轉到港大修讀碩士。崔校長說:「我們和金銀都沒有,但我們能讓同學生命改變,這是我們最樂於看到的!」
他鼓勵教會推薦更多信徒到宏恩接受訓練,亦鼓勵在職的信徒兼讀課程,充實自己,讓生命成長之餘也更喜樂:「即使學習不突出的人,我們也能培養成為優秀的人,這些例子比比皆是。學生改變後,不論身處高或低的崗位都能夠發光!」
延伸閱讀 宏恩基督教學院五周年感恩異象分享會圓滿舉行 宏恩基督教學院暨美國羅伯茨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宏恩基督教學院事工課程 全港首個獲政府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