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 編輯室 2008年5月23日星期五 上午7:45 生命的另一宝贵品 质,为对他人受苦之不忍,而常流露出悲悯同情。 "悲"是生命的善意涌流,把他人放在自己心中,视他人的苦难为自己的苦难。 "悲"是怜恤的情怀,也是哀恸的略禲A在人心中突然不由己地流露。 "悲"是一种恻然之心,王阳明曾用"真诚恻怛"来描述良知、"恻怛"二字甚有意味。虽然一般视之为形声字,但从另一角度视其字的结构,"恻"是心之则,"怛"是心之日 出,恻怛可从哲学角度解为心之理则,如日出照耀。当人心为他人苦难而有悲悯恻然时,即是良知天理的流现。 王阳明亦言充天塞地就是一个灵明,即天地有一灵性美善的存在,成为宇宙万有之根基,所谓"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只有心能独立自省,不受外来事物牵引,即 可发现最深层之灵明,来自上帝,是宇宙终极的情怀位格。 人心灵明,自然流出对世间的悲情,化而为行动,去转化人间的苦难毒恨。 与悲情对反,是麻木不仁,幸灾乐祸。人在俗世打滚得久,把自己训练到不动情,不行义,心趋麻木,一切真诚恻怛都会梏亡。人只有维持其纯真,悲情才能自然畅流。"朴"与 "悲"是灵性修养的基础,无之则一切修养都流于虚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