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以萬計國內青年男女沉迷「網婚」

「虛擬婚姻幾乎包含所有的婚姻要素,惟獨沒有『責任』在內」

如果你是一個16歲孩子的母親,你能想像自己有一個「網上媳婦」嗎?如果你是一個已婚弟兄,你能忍受妻子有一個「網上二公」嗎? 但是,這些正在成爲中國內地流行的現象之一,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沉迷於互聯絡世界流行的虛擬婚姻遊戲——「網婚」,帶來的社會倫理價值觀及其他社會問題,也引發多方的關注。 何謂「網婚」 所謂「網婚」,就是男女雙方在網上發喜帖、「摆酒」、拜天地、鬧洞房,在網上「結婚安家」,操持家務,掙錢養家,過「小日子」,甚至「生兒育女」。如果日子過得不好的話,雙方可以隨時「離婚」。以後如果再遇到情投意合的,還可以「再婚」。 「網婚」的程序也非常簡單,只要在開設「網婚」的網站裏隨便注册一個身份,就可以進入這樣的虛擬社區。目前內地有很多家網站提供了這種網上「結婚」的服務,新婚的「夫妻」不僅能在網上舉行婚禮,許多網站還可以爲他們發出「結婚證書」。 據韓國「數據時報」報導,中國現在享受網上婚姻的網民竟有100萬之多。今年,上海一家公司推出的「愛情公寓」網站創辦僅一個月左右,入住用戶就達到約10萬人。其中住戶以20歲至25歲的女性居多,而年紀最小的僅有16歲。 爲何如此多的青年男女沉迷「網婚」?負責青年工作的中國共青團上海市委研究室工作人員表示:「升學、就業壓力使部分青少年心理負荷過重,他們渴望逃避現實生活,並通過『網絡同居』來找到心靈伴侶,釋放情感,放鬆自己。而當今獨生子女人際交往能力弱,責任感淡薄,也是『網絡婚姻』在青少年中流行的另一原因。」 「網婚」引發青年道德觀日益世俗化 「網婚」雖然只是一種網絡提供的遊戲,但是現實中它卻帶來一系列並不輕鬆的社會問題。不少青少年甚至為此荒廢學業,引發悲劇。 據新華社報道,今年4月初,江西省某中學一高中女學生因無法忍受網上「失戀」的痛苦而服毒自殺。同時,虛擬的「網婚」也開始向真實的婚姻發出挑戰。哈爾濱一男子的妻子在網上另「嫁」他人,導致兩人夫妻感情破裂,最終决定離婚。 「網婚」亦令青年一代的倫理價值觀及道德觀日益世俗化。婚姻是一件嚴肅的人生大事,但是現在內地越來越多的青年對於「網戀」、「網婚」抱著不以爲然的態度。最近「廣州青少年網絡生活調查報告」顯示15.6%的被訪學生表示接受「網戀」。男生中20.7%表示接受,而女生中則只有11.3%。而高中生比初中生更接受「網戀」,接受比率分別是20.8%和10.6%。 「中國新聞網」也指出:「中學生過早體驗成年人生活不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尤其是網站提供的虛擬婚姻中,幾乎包含了所有的婚姻要素,惟獨沒有『責任』在內。」 「結婚是要承擔起責任的,但是中學生們在『網婚』的同時,網站還允許他們自由選擇「情人」,結婚、離婚十分隨意,這會讓孩子們曲解婚姻。」 專家:孩子應遠離「網婚」、健康成長 面對「網婚」日益泛濫,內地不少有識之士提出各種建議,希望能够消除「網婚」所引發的一連串問題。有專家指出「網婚」泛濫需要法律的制約。但婚姻法很難對於非現實中的婚姻進行法律約束,所以短時間內很難找到制止「網婚」的想法。 但是,專家們有一個共識是:「網婚」不僅影響了青少年做人的準則,對家庭的責任,對愛情的忠貞,也有悖整個社會教育的初衷,社會應對「網婚」有高度警惕性。 專家們建議,這種網上遊戲應被監管,免得肆無忌憚地傳播;學校需要加强對學生的婚姻家庭教育;家長應創造條件,拓寬於孩子社交渠道,並與孩子探討網絡方面的知識。通過多方的合作,聯手爲青少年建設「防火牆」,讓孩子遠離虛擬的「網婚」,健康成長。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