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與澳門聖經學院合辦的「華人事工跨文化職前訓練課程」已歷17屆,每年兩次為來自不同地方工場的準宣教士提供真正跨文化的課程。課程地點選在澳門聖經學院,亦由於澳門本身有跨文化宣教的歷史意義。
課程推出已好幾年,目的在幫助華人宣教士明白普世差傳運動和差傳的新趨勢、使命和代價,通過訓練學習如何推動堂會差傳,更重要的是明白工場裡將遇到的實際難處,包括文化適應、隊工合作,及至個人成長、單身或家庭生活、子女教育、述職和進修,甚至為萬國禱告的策略等,都包含在內,使宣教士得到更全面的裝備。
課程內容專為跨文化宣教者而設計,較著重差傳知識、禱告、靈命更新、個性與文化適應操練、傳福音技巧與隊工精神各方面並進的整全訓練。此外,住宿和跨文化的團隊生活亦是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梁銳光補充說:「從前學員會在一起生活一個月,現在課程濃縮至兩星期。」此外兩週的時間裡,他們亦會有週末實習機會,走進澳門街頭佈道,並參與地方教會,全心投入以發揮隊工功能達至模擬工場的果效。
梁銳光又表示,類似課程在香港較少,因此很多華人宣教士專程參加,學習如何適應宣教工場的工作文化。
那麼此課程成效如何呢﹖
「成效很不錯。」梁銳光說。「團隊訓練對學員很有幫助。宣教工場面對的不單是工場工作本身的壓力,更多是由同工人際關係、文化、性格上的問題。我們會教導他如何處理個人生命成長的難題。」他又說:「訓練亦不單單是訓練他在工場怎樣做,而是在不同文化的不同情況下,如何與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工配合。」
此外,課程不是單由老師單向教授,更有學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分享。參加者裡有的是準備往工場的準宣教士,亦有不少資深宣教者。後者會分享很多工場經驗,對新的學員有很多寶貴的提點。而對在宣教工場已久的宣教士來說,此課程亦能讓他們得到事奉生命的更新,重新得力再踏上宣教路。
以下是一些學員的的感受﹙資料來自差聯網頁﹚:
「使我認識自己更多,掌握團隊和諧相處之道,在訓練及推動差傳上,更能知行合一。」
「宣教士分享他們的親身體驗,點出宣教理論與工場實踐的差別,是我最受益的。」
「我眼界大開,看見差傳的普世性和新路向。」
最新的訓練課程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2日舉行,導師主要有龍維耐醫生、龍蕭念全師母、慮家駇牧師、盧炳照牧師和差聯總幹事林兆源牧師等,對象為經所屬教會、差會或機構推薦,有事奉經驗,準備投身宣教或任職宣教行政、關懷牧養者。名額15名。查詢可電2392 8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