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7日为"国际互联网安全日",防止虐待儿童会在上周六发表一份关于儿童及青少年上网的调查结果。该会于去年6至12月访问了来自屯门、黄大仙及西贡等30所中小学的919名有使用网络的学生。结果显示受访者中24.7%表示上网为玩网络游戏;21%为做功课,18.3%人为了交友。
调查显示约5成半受访者曾接收到令人不安、血腥的图片或文字,多于2成人接收到色情及儿童裸体照片及漫画。
调查亦显示,约3成受访者曾被"在网上认识的人"以FACEBOOK或MSN邀请外出,当中约3成人表示"不会"与别人商讨。而在284位曾应网友外出的受访者中,曾被欺骗金钱及性骚扰的各有39及5人,分别占13.6%及1.7%,另更有6人(2.1%)表示曾被性侵犯。
防止虐待儿童会总干事何爱珠指出问题令人担心,值得社会关注。她表示儿童及青少年入世未深对"在网上认识的人"的防范意识薄弱,建议家长加强教育子女对网上交友的警觉性,当遇到陌生"网友"邀请外出时,不要随便答应,要与家长商讨。如有需要,家长可陪同子女一起出席。
此外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网上接收到色情及暴力资讯,该会促请政府尽快展开《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第二轮咨询,确保规管机制与时并进。该会并特别指出"淫亵"及"不雅"两词定义宜具体清晰,让执法有章可循;亦建议政府部门及各界一起监察及主动检举互联网发放的怀疑淫亵及不雅物品,转守为攻更能有效保护儿童及青少年免受色情资讯荼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