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以虎与狮子相比,狮子是兽中之王,性情更加凶猛可怕。记得有一次读到爱德华兹(注)的讲章,其中提到一只狮子的故事,非但故事动人,所启迪的含义也非常深长。
一只狮子脚掌上有一根刺十分痛苦,所以到处向人求助,要把脚上的刺拔出来。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牠,甚至当牠走近人身的时候,人就逃跑了。后来狮子来到一位牧师面前求助,牧师为牠把刺拔了出来,狮子就离牧师而去。
那时,罗马政府迫害基督徒,许多人殉道,那位牧师也难免这一厄运,被罗马兵丁抓去关进了监狱。当时,罗马杀害基督徒最残酷的方法,不是用刀、用枪,也不是把人钉在十字架上,乃是在四周有看台的运动场上,把服刑的人放在广场上,让狮子将他活活地撕裂。那些观众见到狮子吞噬人的场面就哗然欢呼,他们以此为娱。许多基督徒的生命就在这种情形下丧失了。
一天,那位牧师出现在观众面前,像其他许多受刑人一样被放在广场上,等著让狮子来活活地咬死后将他吞噬。兵丁驱使狮子扑向牧师,狮子凶猛地扑了过去,见了牧师后,对他嗅了一回,就在他的四围绕行,不肯吞吃他。原来,这只狮子就是脚掌上有刺,牧师为牠拔出来的,牠竟知道"报恩",不向牧师张牙舞爪,吞吃他。
我又想起萤光幕上所看到的那驯虎青年,为什么虎能服他的权柄呢?岂不也是用"爱的教育"么?虎能与人同居、狮子能知报恩;可见爱的感召力是何等惊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基督徒应该抓住机会,以"拔刺"一般的小小爱心来为人服务。保罗劝勉加拉太的信徒说:"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注:爱德华兹生于一七○三年十月五日,十三岁即进入耶鲁大学,是18世纪美国大奋兴家。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一七五八年三月廿二日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四岁。
****** 本专栏逢二、四更新,刊载俞敬群牧师之作《和谐之歌》。
俞敬群牧师:资深牧者,著名的华裔作家,于纽约曼哈顿牧会50多年;曾七次荣登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一生出版过十一本书籍,其中《和谐之歌》为最满意作品,又被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