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茲 一個驚人的故事

愛德華茲 一個驚人的故事
愛德華茲生於一七○三年十月五日,十三歲即進入耶魯大學,是18世紀美國大奮興家。
最近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美國有一青年在家裡飼養了兩隻老虎,那一對「活寶」長得比狼狗還高大。他的屋裡有一個虎房,用堅硬的鐵絲網圍著,他則可以進到虎房中去,虎聽他的指揮,彷佛貓兒一樣。然而,他周圍的鄰居卻提出抗議,因為虎逐漸長大,一旦獸性大發,必會危害到那一帶的安全,尤其是對兒童,後果不堪設想。

若是以虎與獅子相比,獅子是獸中之王,性情更加兇猛可怕。記得有一次讀到愛德華茲(註)的講章,其中提到一隻獅子的故事,非但故事動人,所啟迪的含義也非常深長。

一隻獅子腳掌上有一根刺十分痛苦,所以到處向人求助,要把腳上的刺拔出來。可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牠,甚至當牠走近人身的時候,人就逃跑了。後來獅子來到一位牧師面前求助,牧師為牠把刺拔了出來,獅子就離牧師而去。

那時,羅馬政府迫害基督徒,許多人殉道,那位牧師也難免這一厄運,被羅馬兵丁抓去關進了監獄。當時,羅馬殺害基督徒最殘酷的方法,不是用刀、用槍,也不是把人釘在十字架上,乃是在四周有看臺的運動場上,把服刑的人放在廣場上,讓獅子將他活活地撕裂。那些觀衆見到獅子吞噬人的場面就譁然歡呼,他們以此為娛。許多基督徒的生命就在這種情形下喪失了。

一天,那位牧師出現在觀眾面前,像其他許多受刑人一樣被放在廣場上,等著讓獅子來活活地咬死後將他吞噬。兵丁驅使獅子撲向牧師,獅子兇猛地撲了過去,見了牧師後,對他嗅了一回,就在他的四圍繞行,不肯吞吃他。原來,這隻獅子就是腳掌上有刺,牧師為牠拔出來的,牠竟知道「報恩」,不向牧師張牙舞爪,吞吃他。

我又想起螢光幕上所看到的那馴虎青年,為什麼虎能服他的權柄呢?豈不也是用「愛的教育」麼?虎能與人同居、獅子能知報恩;可見愛的感召力是何等驚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基督徒應該抓住機會,以「拔刺」一般的小小愛心來為人服務。保羅勸勉加拉太的信徒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註:愛德華茲生於一七○三年十月五日,十三歲即進入耶魯大學,是18世紀美國大奮興家。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一七五八年三月廿二日與世長辭,享年五十四歲。

****** 本專欄逢二、四更新,刊載俞敬群牧師之作《和諧之歌》。

俞敬群牧師:資深牧者,著名的華裔作家,於紐約曼哈頓牧會50多年;曾七次榮登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一生出版過十一本書籍,其中《和諧之歌》為最滿意作品,又被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收錄。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