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团体对政府"反性倾向歧视"民意调查及立法提出异议

一旦立法获得通过,将对社会各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政府民意调查的最大缺陷是前设错误

香港民政事务局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委托机构展开"市民对『性倾向小众』意见看法"调查,以了解2000名18-64岁市民对保障同性恋者权益的意见——例如在雇佣、住屋、教育、医疗及参予活动等范畴,应否与异性恋者享有同等权利。若多数受访者支持,政府即将就"反性倾向歧视"进行立法,而违法者可被民事起诉。 香港众多基督徒团体对此举立即作出回应,发表公开信或发表讲话,呼吁民众致信政府表达反对意见,以及劝喻政府勿在错误的前设之下进行调查。他们担心,政府此举的前设是认为同性恋是天生且不能改变的、对同性恋的不认同就是等于有偏见,因此,该项调查并不能如实反映民意,更会导致错误的立法建设。 香港性文化学会及多元智能训练协会于10月26日发表联名公开信,吁请市民"立即致信予政府表达反对意见及作出提议"。这两个机构均在25日派代表出席民政事务局副秘书长余志稳所召开的会议,就"反性倾向歧视"立法发表意见。 余志稳在会议上表示,由于社会上支持"同性恋是天生"的学说是主流意见,同志团体声称若有人因性倾向被歧视遭受损害而控告政府,政府或会败诉,以及香港的法例应"与时并进",亦应参考先进国家的法例,政府因而考虑进行有关的民意调查及倾向于立法。而就香港性文化学会提出的"政府只需于有关范畴发出『不具法律效力指引』"的提议,他予以拒绝。 而香港性文化学会估计,若政府在明年初对"市民对『性倾向小众』意见看法"进行调查,大约在2006年初便可公开有关结果,而相关的立法内容也已可能被政府准备好,只等送交立法会通过。那么这将有可能在本届立法会议员卸任前获得审议,公众对此表达反对意见及提议的时间不足2年。 香港同志团体及支持机构不断对政府提出各项要求,希望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其中包括要求政府制订法例认同同性婚姻、制订法例消除"少数性倾向歧视"及承认"跨性别人士"(变性后的人士)、进行公众教育以消除民众对"少数性倾向者"的歧视等内容,而政府现已考虑对"消除『少数性倾向歧视』"进行立法。 事实上,1998年至2002年,香港政府民政事务局已通过"平等机会(性倾向)资助计划",为同性恋者支援团体和非政府机构提供了167万港元的拨款,资助他们举办促进"性倾向平等机会"的活动。政府又透过教育宣传来澄清一般人对同性恋者的误解,并鼓励大众确认同性恋者享有平等机会的权利。 对此,香港性文化学会认为,"『推广人人平等』教育目的原是好的,但若被人利用作为以推广同性恋及多元性倾向,便十分危险。"明光社总干事蔡志森亦表示,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包容,达到不对其进行刑事处分、宽容接纳他们为社会的一分子,便已足够,实在无须千方百计鼓吹同性恋文化。 蔡志森在明光社《每周评论》里表示了他对政府性倾向民意调查的忧虑。他说,对一个议题的前设是很重要的。同性恋是否天生,是否正常,科学上并没有定论,若民意调查以"同性恋天生正常"为前设,便会导致结果的偏差。目前,科学研究对同性恋是否天生尚无定论,但后天影响造成同性恋却得到很多个案的支持,更有很多个案证明同性恋是可以得到医治的。在道德伦理方面,同性恋问题更是引起许多争议,对个人及社群的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因此,同性恋至少不应得到鼓吹。 若政府对"反性倾向歧视"进行立法,该法例将为教会、社会、教育及社福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关启文博士在《回应同志运动:社会层面》一文中指出:"反性倾向歧视法好像只是为了保障同志受到公平对待,但实情不是如此简单。首先,这法例的危机是性倾向的范围会逐步扩大,不单包括同性恋者,也会包括变性者、娈童癖者、乱伦倾向者等,这是法例的背后逻辑使然。……此外,甚么叫『歧视』没有清楚标准,同志运动倾向把歧视的范围不断扩大。不难想像有一天,无论在言论上得罪同性恋者、不租屋给同性恋者、写学术论文指出同性恋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在私人机构不给员工的同性伴侣福利、在学校不提倡同性恋等等,都可能构成有刑事责任的歧视行为。甚至教会不聘请同性恋牧师也会被法例禁止,事实上香港不少同志组织都认为教会不应得到任何豁免。……反性倾向歧视法的逻辑迟早会导致同性婚姻,牧师也可能被逼为同性伴侣祝福。" 他又表示,若反性倾向歧视法获得通过,同性恋的"意识形态将更占主导,教会将被视作歧视同性恋者的罪魁祸首,愈来愈边缘化。在这种社会气氛下, 教会的福音使命也难以有效履行"。 因此,教会和信徒应以积极和持久的行动回应同志运动。"要有效回应同志运动,教会必定要成立长期的『特种部队』,持续地作研究,不断作教会内外的教育工作,和组织可以行动的群众。可作的行动包括:签名运动,写信给议员,约见官员,表达意见。草拟立场书,透过不同渠道发表。在情况紧急时要游行请愿。组织家长,向宣扬同性恋者的老师和校方表达抗议。这是家长的权利,"他说。 香港性文化学会也呼吁民众主动约见或致信给当局表达意见,举行及参予签名运动,恒常举行祈祷会及关注活动,正式约见当局开会表达意见,捐献给"维护一男一女婚姻"的团体,邀请专业人士作出回应,并鼓励身边朋友支持及参予以上行动。 关启文博士在他文章的最后说:"这场仗的确是难打的,但我们不打就一定输。若努力抗争,靠著神的恩典,我们或许仍能在世上发挥光和盐的作用。"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