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明會:令災民走出貧窮,活得更好

南亞海嘯將近一年 重點工作在社區重建

宣明會:令災民走出貧窮,活得更好
兩名泰國女孩就像背後的船隻, 同樣經歷了一場世紀災難, 幸今天能再手牽手開心上學去 。﹙圖:香港宣明會﹚
宣明會:令災民走出貧窮,活得更好
印度泰米爾納德的漁民接過宣明會提供的漁船, 重新出海捕魚 。﹙圖:香港宣明會﹚
宣明會:令災民走出貧窮,活得更好
在班達亞齊的梅蒂雅, 正帶領兒童中心內的孩子唱歌。﹙圖:香港宣明會﹚
南亞海嘯發生將近一年,宣明會滙報救援工作情況及進展。世界宣明會全球共籌得3億6,090萬美元(約港幣28億1,500萬元),而香港區則籌得港幣逾2億1,500萬元。宣明會的目標是為災民重建社區,恢復靜寧家園,令災民走出貧窮,比海嘯前生活得更好。

宣明會報告首年救援工作共動用1億4,700萬美元(約港幣11億4,700萬元)。在這一年內,宣明會在印尼、斯里蘭卡、印度及泰國災區完成了緊急救援,更投入重建工作。首年救援及重建工作包括提供緊急糧食、臨時居所、永久房屋、保護兒童、幫助孩童重返校園、幫助災民重建經濟及提高社區抗災能力等。﹙工作重點詳請在後文﹚

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先生指出,宣明會的目的不單單為災民興建房屋,而是從重建整個社區出發,讓災民重獲家園的同時,亦協助他們建立可持續的謀生能力,並改善整個社區的基本設施,如學校、水利及醫療等。他表示:「最終目標是令災民比海嘯前生活得更好,並走出貧窮!」

宣明會強調救援工作及重建項目都亟需捐助者的慷慨支持。宣明會表示,雖然重建的道路十分漫長,且挑戰重重,但他們仍會與堅持與災民攜手,在未來二至五年繼續為重建社區而努力。

救災工作過程中,1,600名宣明會人員每天努力與各國政府、地方官員、其他義務團體、社區領袖和組織緊密合作。在未來2至5年裡,宣明會將直接策劃、執行及監管各項重建項目,並設專責小組進行內部核數,和定期由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獨立核數,嚴格監管捐款。

查詢有關南亞海嘯救援及重建工作進度,可致電宣明會熱線2394 2394或電郵hotline@worldvision.org.hk查詢。

世界宣明會首年南亞海嘯救援及重建工作重點包括﹕

1. 緊急糧食 - 為超過560,000名災民提供糧食援助 2. 臨時居所 - 為超過39,000名災民提供臨時棲身之所 3. 永久房屋 - 計劃興建13,265間永久房屋,約4,000間興建中 4. 保護兒童 - 設立超過172個兒童中心、138個遊樂場及18個兒童組織 5. 重返校園 - 已興建30間學校及為134,000名兒童提供上學用品 6. 經濟重建 - 向13,500個家庭派發漁船及捕魚工具,並推動超過12,000名災民清理災場及參與重建工作,讓他們重獲生計 7. 抗災能力 - 提高各社區抗災能力,包括植樹、設立預警系統及撤離中心等

宣明會網址:www.worldvision.org.hk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