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達基金走訪緬甸尼泊爾 聆聽人口販賣倖存者故事

施達基金走訪緬甸尼泊爾 聆聽人口販賣倖存者故事
35歲的Yaya(化名)談起差點被拐賣者誘騙賣掉16歲的大女兒時,不禁落淚。(圖:施達基金)
近年,東南亞地區人口販賣問題日益猖獗,「KK園區」等犯罪集團「勝地」足以讓人人聞風色變。關懷貧窮及弱勢社群的基督教救援組織施達基金會了解到,無論在緬甸還是尼泊爾,貧困成為不法分子剝削的溫床,不單是遊客,當地人更是首當其衝,深受其害。

慶幸的是,不少非政府組織著實地致力應對人口販賣。在今期《呼聲》中,施達基金會香港同工分享了今年初前往緬甸仰光及尼泊爾加德滿都的經歷。他們探訪他們的項目夥伴,親身了解當地人口販賣受害者的處境,以及這些機構如何從槍口處搶出人來,並幫助及支援這些受害者並幫助倖存者重建生活。

直擊緬甸——逃離虎口的倖存故事

「那一刻,我差點賣了自己的女兒。」 施達同工在緬甸仰光的貧民窟中聆聽一位母親的故事。35歲的Yaya(化名)談起這事時眼泛淚光。她是三女一子的母親,丈夫僅靠不穩定的散工維持家計,每月收入僅4萬緬元(約港幣$148),全家生活捉襟見肘。負債累累的Yaya曾被「中介人」誘騙,勸她將16歲的大女兒賣到鄰國結婚,並承諾「女兒三年後便可回家」。幸而,因參與施達當地夥伴的聖經小組,她認識了耶穌,明白販賣女兒不合上主心意,最終放棄這個選擇。

施達的夥伴提供小額貸款,幫助Yaya開展小吃生意,讓她靠自己的努力還清債務。當施達同工與她交談時,深受她的信心和堅韌所感動。雖然生活仍然困難,但她願意順服神的心意走過每一天。

施達同工親自聽聞的另一性剝削個案也令人捏一把汗。女子Nwe(化名)向同工講述,她曾被販賣到果敢老街紅燈區「工作」,逃回仰光後,幸好在街頭遇到施達基金會的夥伴外展隊,加入了支援計劃。她參加中心的髮型設計培訓,老師和同工的關懷讓她感到溫暖,每次上課還能獲贈一些糧食,減輕生活壓力。機構亦向她提供輔導及藝術治療,醫治她心靈的傷害。

Nwe正努力儲蓄,計劃畢業後開設自己的髮型屋。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大兒子患有自閉症,她肩負生活重擔,但深信信仰能支持她走下去。她表示明白「身體是聖靈的殿」,不會再為金錢重返紅燈區的生活。」

施達基金走訪緬甸尼泊爾 聆聽人口販賣倖存者故事
施達同工與Nwe一起禱告,求主一路保守看顧。(圖:施達基金會)

尼泊爾——夥伴為受害者提供庇護

尼泊爾的人口販賣問題同樣嚴峻。根據美國國務院2024年數據,在加德滿都谷地,約17%的成人娛樂場所「從業員」是兒童,而其中30%為強迫勞動或性剝削的受害者。

施達基金會多年關心人口販賣問題,與尼泊爾的夥伴Asha Nepal合作,拯救被販運到當地紅燈區的婦女及兒童,為他們提供安全庇護和心理治療,教育或職業技能培訓,減低他們再受販賣的機會。

「我不敢與人說話,也不敢看別人。」 13歲的Ketaki(化名)回憶起過去的經歷,她的聲音輕如耳語。幾年前,她的父母因債務逃到印度,卻陷入紅燈區的剝削陷阱。當她11歲時,妓院老闆強迫她的母親讓她賣身,母親反抗後慘遭虐待。幸好母親及時遇到Asha Nepal的外展隊,將她與弟妹送往家舍避難。Ketaki剛抵家舍時,因心靈受創及視力障礙而缺乏自信。經過創傷心理輔導和治療,她逐漸重拾信心,現在已經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

打擊人口販賣 由根源做起

施達同工在仰光庇護中心遇到一位年約30歲的人口販賣倖存者,他曾輾轉在三個詐騙園區被囚禁兩年,被迫進行電話詐騙,期間遭受鞭打與電擊,甚至目睹同伴跳樓自殺。施達當地伙伴在當地營運了兩間日間庇護中心,為這些受害者提供三個月的職業培訓、情緒及生計支援。

施達基金會深信,打擊人口販賣必須由根源入手。在緬甸,貧窮的當地人大部份都沒有接受過反人口販賣的教育,即使政府偶爾宣傳亦只流於表面,警察也甚少處理人口販賣問題。因此施達的夥伴透過社區中心教導貧民認識人口販賣的危險,同時提供小額貸款,幫助基層家庭謀生,減少他們因貧困而受騙的風險。

在尼泊爾,夥伴則為受害者提供心理治療、教育及職業技能培訓,讓他們重新融入社會,避免重返危險環境。

施達夥伴不僅在街頭出隊,還會深入卡拉OK和紅燈區,接觸當地工作的女孩,為她們祈禱,派發福音單張和聯絡資料。當被問及為何色情場所會容許這樣的「搗亂」行為時,夥伴解釋只要付錢租房,他們不會理會我們做什麼。而且些地方的女孩流動率很高,他們根本不關心這些女孩去留。

人間力量有限 祈願神公義彰顯

施達基金表示,人口販賣往往始於脆弱(Trafficking often starts with vulnerability),不單是犯罪集團,貧困與無知亦是看不見的禍根。因此,施達與夥伴積極幫助社羣建立對人口販賣的認識及基本的謀生能力。

施達同工結語:「人間力量有限,唯願上主的公義彰顯,天國降臨,才能讓緬甸撇掉『人口販賣』這同義詞的污名。」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