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 市井显温柔 編輯室 2007年10月3日星期三 上午6:17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马太福音 5:5;参噪祧g37篇) 市井是个充满争竞、诡诈、不公、不义、勾心斗角、言语暴力的地方。不择手段、胜者为王、强者称雄已成为普遍被接受的游戏规则。 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坚信"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这样的原则吗?主耶稣的教导是否追不上时代呢? 主耶稣这句话出自诗篇37篇,诗人的生活处境也是被"作恶的"、"行不义的"围攻;这些人的目标是要"打倒困苦穷乏的人"、"杀害行动正直的人",诗人祈求的正是温柔──"倚靠耶和华行善"、"以祂的信实为粮"、"默然倚靠"、"耐心等候"、"止住怒气、离弃愤怒"、"等候耶和华"。 温柔的人是"谦卑人",他们"承受的地土",不单是"丰盛的平安"、"永远安居";也是"在急难的时候不致羞楚A在饥荒的日子必得饱足"。温柔的人"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 基督的教导成全旧约的应许,充满吊诡性,处处逆潮流,抗文化──却是叫跟从祂的人今生与来世都蒙福,"温柔"的人必"承受地土"。 最近我的亲人多次在医院留医,父亲更要住在"宁养中心",走人生最后一程。那些"温柔"的医疗人员十分明显:他们似是分外劳碌、肯花时间与病者和家属倾谈,事事亲力亲为、亲手服事病者,目光和语气叫人十分舒服。他们虽然十分疲倦,却不发一句怨言。壁报版上贴满了病者和家属对他们感谢的来信和谢卡,在他们脸上流露出满足的喜乐。 我没有忘记那些在我心中留下印记的"温柔"老师:我最感激那位揭发了我偷书罪行,然后"温柔"地鼓励我、相信我不会再犯错的小学老师;多年后我有机会亲自感激她当年"不杀之恩"。 我有机会参与大大小小的政策会议,会上难免舌剑唇枪,会后也曾经历一些愤怒的火焰。最叫我心服口服的,是那些既持守原则、又待人温柔的人。 我是个急躁的人,容忍的量度亦有限,我常请我的同工代祷:"不可杀人!""温柔"不是我的本性,但是我仍然相信那位行公义的主,我也知道自己的怒气不能成就祂的义;我亦深知道"温柔"是圣灵所结的果子──问题在乎我是否顺从圣灵。 "谦卑"和"等候"真不容易,我没有忘记我的老友多年前送给我的经文:"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1:19)。感谢主,这些年来,靠著主的恩典,我已有点进步了! 香港是个强调竞争的城市,国内不少都市在开放市场后,亦急步加入这个国际的竞争游戏。我心中特别记念那些在商场、在政界的主内肢体,因为这些职场的争战分外激烈──这是一场属灵的争战! 市井显温柔,真是要倚靠心中的圣灵、要常装载并实践圣经的真理──"温柔"的人不笨、也不是弱者;"地土"是神所赐给我们在今生、地上,也是来世、天上的不朽产业。 默想:"温柔"是内里的生命素质,是待人的态度;在高压的处境中,我们的"温柔"有多少是可以自然显露出来的?你是否在某种场合特别难以活出"温柔"?生命中的这些暗角对你的属灵情况有甚么启示?怎样才能更贴近温柔的主耶稣,在市井中活出祂的样式? 摘自杨世礼、龚立人、蔡元云等著:《市井圣徒II》(冬季),香港:FES Press,2007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