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遷男性壓力大 父親也難快樂

社會變遷男性壓力大 父親也難快樂
父親節快到,不少人會說一句:「父親節快樂!」但香港經歷數次金融海嘯後,香港人需面對更多的經濟壓力和就業困難,不少香港男士更要面對中年危機的困惑、家庭角色的轉變。

平等機會委員會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進行名為「性別定型及其對男性的影響研究計劃 2011」的社會研究,該研究計劃於2011年訪問共340名男女,並向71名18至70歲各階層的男性進行焦點小組研討。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男性顯著地在財務問題、親密行為、性取向和成癮行為上感到困擾。他們在家務分工和表達感情方面與伴侶有共識的比率顯著地較女性為低,也顯著地在處理心理壓抑方面的技巧上較為薄弱。而且男性比女性在社交支援上顯著地較弱,最大原由是男性較不傾向擁有一些深交朋友去提供援助。

小組研討結果顯示本港現今不同年紀的男性仍然抱有很多傳統的性別觀念,傳統和轉變的想法常常並存。在小組中無論是中產或是基層男性,他們都把工作與男性身份掛鈎,工作使男性可以肩負起傳統性別規範對他們要「養妻活兒、供書教學」的要求。甚至有男性認為要使家庭和睦,男性一人的收入足够支持全家人的生活是必須的。

除此以外他們認為男性不但要有能力照顧家庭,他們的能力還要比妻子高,才算是真男人。在要與其他男性競爭比較和時刻鞭策自己超越身邊的女伴的氛圍下,未能符合期望的男性就會覺得沒有面子,自尊受損和自信心受打擊。

此外男性不滿女性在求職、薪金水平上加劇競爭,認為男女權力和地位的高低仿如公園的翹翹板:當一方權力提升,就必然代表另一方的權力下降。女性的社會地位提升已經造成他們社會地位的下降,令他們憂心男性權力不斷消減。香港男性面對種種來自社會、經濟及傳統性別意識的壓力,認為男性沒有得到任何社會政策上的支援,也認為社會政策仍然默認女性為弱者,一面倒偏袒女性,未有為成為「弱勢」的男性提供保障。

因此,平機會就這次社會研究結果建議在教育﹑大眾傳媒和社會服務政策等不同層面,提倡「性別平等」觀念,從而使社會在倡議提升女性地位的同時,亦應兼顧到男性地位的轉變。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