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好是「喜樂合唱團」成立20周年,爲此他們舉行了20周年巡迴感恩演唱布道會,並將於11來港,於5日假柴灣浸信會舉行佈道大會,爲香港弟兄姐妹獻上親身的見證與動人歌聲,另進行20多場演出。
神醫治了我們心靈的眼睛
1984年前四個視障大男生林德昌、許秀柱、李繼吾、曾國雄,爲了追求音樂的理想,在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女士﹙杏林子﹚的號召下,毅然放棄收入甚豐按摩工作,成立了「伊甸‧盲人喜樂合唱團」。他們在伊甸基金會「服務弱勢、領人歸主」的異象帶領下,二十年來走遍海內外,巡迴演唱已達3,500場之多,接觸人次達100萬。曾到過香港、新加坡、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士、馬來西亞、英國、西班牙、泰國、柬埔寨、美國、加拿大、澳洲、中南美洲、中國大陸等世界各地,深入當地的各個教會、學校、醫院、監獄、育幼院、養老院、身心障礙機構、社會團體……等,用他們的歌聲與見證來鼓勵與安慰那些心靈受傷、身體殘缺的人們。
對此,團長林德昌分享說:這是,「二十年前因爲認識『劉姐』,我接受了主的召喚,在這之前,我們每天24小時在按摩院過著等待的日子,沒有自由。我們看不見窗外的陽光,那時心裏想,難道盲人只可以做按摩和算命嗎?難道盲人就只能在黑暗裏哭泣?我真的沒有想到能摆脫這樣的生活,更想不到我們現在可以在伊甸傳福音。」「雖然神沒有醫治我們的肉體的眼睛,但祂醫治了我們心靈的眼睛,耶穌基督就是生命的光。」
「現在過了20年,我們希望能再唱20年,得到台灣教會的支持,幫助國內和海外的盲友。」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劉俠女士說:「今天我們要以歌、以藝、以才華、以歡笑告訴世人,即使在看不見的時候,仍然有光、有愛、有歌,因爲我們在心中點亮一盞燈」。
希望爲盲友募集十萬枝手杖
『喜樂合唱團』一直以來十分關懷視障者。兩年前他們響應在前往越南、柬埔寨等資源貧乏的國家進行巡迴演出時,了解到當地視障者無法自立,仿佛回到三十年前台灣的處境。於是喜樂合唱團在二十周年之際發動以『愛的傳遞 萬丈光芒』專案,計劃每年募集5千枝手杖,期望在下一個20年裏能募集到10萬枝手杖,使越南、柬埔寨、泰國、中國大陸衆多視障者用盲杖走出家門。
9月2日,喜樂合唱團由台灣起,開始了他們『愛的傳遞20周年巡迴感恩獻唱佈道會』,並定於今年11月3日至13日在港作28場佈道演出。第一場將於3日晚上7時15分於回聲谷屯元傷健團契獻唱與分享見證;11月5日將於柴灣浸信會的佈道大會中演出,屆時將有鄺偉衡牧師證道,當天並有免費復康巴接送安排。
查詢電話27830630 回聲谷傷健福音協會。
團員簡介
林德昌 喜樂合唱團男低音,阿美族人,有著雄闊昂揚、低回動人的歌聲。文武兼備的他,曾獲國內多次歌唱比賽「冠軍」,1997年于「國家演奏廳」舉辦個人獨唱會,並於1992年勇奪巴塞隆納特殊奧運「柔道銅牌獎」,使華人的美譽榮登世界體壇,返國後蒙總統召見,更于1993年榮獲「青年獎章」,1994年榮獲「十大傑出殘障人士獎」。
李繼吾 喜樂合唱團第一男高音,聲音乾淨嘹亮,如春風般的舒爽宜人,情感真誠、溫暖動人。生性開朗,摯愛音樂,交游廣闊。對廣播節目製作主持及錄音工程興趣濃厚。目前也積極在籌備視障專業有聲圖書館及網路廣播電台的籌設。
曾國雄 喜樂合唱團第二男高音兼BASS手,出生於屏東的一個眷村。個性雖木訥的他却彈了一手美妙的古典吉他,小時候因爲一次高燒不退導致雙目失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到台中的一所私立惠明盲校接受教育,小學時就參加了小合唱,在1982年間加入了伊甸瞽音詩班,在詩班中學習到歌唱技巧也因此更奠定了他在合唱的基礎,也在1989年參加了西羅亞合唱團,篤信基督徒的他感覺過去所走的路都有一雙無法預知的手指引著,但願往後能唱出喜樂的歌聲更期盼能唱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心靈之歌。
許秀柱 喜樂合唱團男中音兼吉他手,卑南族人。身材雖然矮小的他,歌聲却十分渾厚宏亮,因著心地善良,性情淳樸的緣故,每到各地演唱皆廣受會衆歡迎,結交許多朋友。他亦嘗試作曲,曾創作多首詩歌,蒙收納與發表。此外,按摩技術一流的他,在演唱之餘亦常用他的巧手爲社會大衆提供服務,極具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