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奥斯丁 印地语族

漫长的一天结束之后,科蒂的丈夫阿皮特(Arpit)将轿车开入车库中, 科蒂则从车库门,经过厨房,连忙上去进入起居室,看一下儿子,但已睡著了,她呼了一口气,一头就倒在沙发中。阿皮特把电视机的遥控器,连同一叠收据走进屋中。电视萤幕上正在播放色彩艳丽的印地语电影。阿皮特原本已经充满睡意,但他突然说到:"我忘记订购小扁豆了!今天有四个人想买小扁豆。"科蒂说:"不要著急,我来订购。"看了一小时电视之后,两人步履蹒跚地上楼睡觉。睡觉之前,再看了看可爱的三岁孩子。阿皮特的妈妈与他们住在一起,她已经在今晚早些时候将孩子哄睡了。 阿皮特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家食品杂货店。父亲二十年前从印度的因多尔(Indore)移民到奥斯丁,印地语是因多尔地区的主要语言。父亲和母亲付出辛苦的努力,一方面将阿皮特培养成美国社会的一分子;阿皮特曾在学校乐队中任长号手。另外,阿皮特的父亲也鼓励他继承印度教传统,为此,父母定期在家中举行印度教仪式。阿皮特达到结婚年龄之后,父母为他在印度找到一个讲印地语的姑娘,作为他的新娘。阿皮特和科蒂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孩子与美国社会同化,另一方面希望孩子像他们崇拜印度教神灵那样,保持印度教的文化传统。 祷告 吩咐我们不要为吃什么,穿什么而忧虑的主啊,你看,人若没有永生的盼望,劳劳役役得来的又有何用呢﹖谢谢你把永生安置在人的心中,让我们去寻找永生之道。愿许多科蒂和阿皮特这样的印度教徒,在奥斯丁不但投入新的文化,而且愿意他们的子女,接触到敬畏耶和华的文化,更不要受美国教育制度那些不符合圣经教导的文化影响。愿主恩待许许多多印度教徒,能够认识上主的美善、真实,愿主兴旺奥斯丁地区的教会,包括华人教会,把住在他们当中的印度教徒列入他们宣教的对象,因为这本是你的心意,愿主旨意成就。如此感谢祈求,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默想 长期--信 pisteuo (一) 你们祷告、无论求甚么、只要信、就必得著。〈太21:22〉 希伯来恳求式祷告的概念,不是那种没耐心或靠一己之力的人的祷告,而是一种走头无路的恳求,这种祷告神会垂听。 现在主耶稣再加上这一个条件──信。首先,请注意这是个持续不断的行为,即使还没得到显然的答案也不停止,它一直不断地信下去,直到得到答案为止。但以理每天不停地祷告直到得到答案,保罗一再地祷告,等候神的时间。大卫、耶利米、以赛亚和主耶稣都这样。当我们明白这种祷告会磨破地毯,就领悟到它不是任何普通的祷告。没错,主耶稣告诉我们,恳求式祷告涵盖"所有的事",所有会磨破地毯、跪酸双腿、与流泪的事。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该为每件事祷告,神要我们把每件事都对祂说,我们也需要这么做,因为我们毕竟眼光太短浅,太有限,无法知道人生路上会发生何事。如果你想融入更大的图片中,最好去求问能看到全部计划的神。所以该不断地祷告,问题在,是不是每件事都值得做恳求式祷告。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