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創造架構
馮博士從《舊約》開始一步步解釋《聖經》的創造架構。「安息日」源於上帝六日工作後,到了第七日完了手所作的時,看著一切「甚好」,祂愛慕和欣賞,並滿足於自己的工作,來到了安息;到了《出埃及記》時,上帝將百姓從奴隸的生活中拯救出來,從今以後他們享受到自己的工作成果,並且享受到自己的安息。以後人不斷的工作時亦可享受到所作的工。
舊約的安息架構中包括「安息年」及「禧年」,地土享有「安息年」,人可在6年叫土地生產所想要的出產,第七年讓土地休息,這是一種彼此尊重融和的關係,成為地土的救贖;而人則可享「禧年」將救贖的關係帶入人際關係中。
「安息日」及「禧年」的新約意義
但舊約的「安息日」、「安息年」及「禧年」的意義到新約來到了轉換。身為信仰核心的耶穌說自己是安息日的主,當耶穌挑戰猶太人對安息日的觀念時,他是在成全律法。
《新約》聖經不下五次記載他在安息日時因為作了治病的工作而與猶太人產生了強烈的衝突,並且主動挑戰了當時人們對於安息日的想法。他表示舊約的建制與耶穌的死同死,耶穌的來到,將「安息日」變成主日。在最後晚餐耶穌並說:你們以後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而此後門徒們不期然地在七日的頭一天紀念主,因為那天是主復活、並上帝開始祂的新工作的一日,新此要在祂的新的工作上有份。他認為在此意義上,舊約的「安息日」就變成新約的「主日」。
路加福音記載耶穌宣讀以賽亞先知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此後再沒有提及「禧年」。他認為「禧年」的角色被將來要來到的天國所吸納,啟示錄21、22章描述天國裡的生命樹能治醫萬民,並且從此人得到永遠的安息,這是人與神、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得到救贖的結果。
講環保不能脫離創造架構
他認為講環保問題時不能脫離聖經架構。神是創始成終的,創造的使命與救贖的使命不可分割,基督徒講環保時不能只看創世紀而忽略了耶穌。當創造後神滿意於所作的工,便安息了,但人類的墮落將世界帶離了神的安息,因此神定意通過救贖將宇宙帶回最終的安息裡,就是帶回他的公義中,所以當講生態公義時,就是將創造帶到神的公義裡。因此傷害生態不單是違反了生態的公義,亦是違反了上帝的公義。
馮博士1984年於多倫多大學取得大氣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先後在商界及政府擔任環保工作。由1987年至1992年期間,他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環境部工作,後於1992年底加入香港環境保護署。他亦是基督徒環保關注組成員。除參與環保工作外,他亦對神學有進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