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印 黃鴻麟 2007年10月15日星期一 上午9:43 報章報導一對中年夫婦在駕車回家途中不知為何事爭執,初則動口——吵了起來,繼後也 是動口——太太抓著丈夫手臂狂咬,其夫不但皮破血流,留下了明顯的證據———牙齒印,亦導致警方介入調查。結果是這位齒印累累的丈夫發揮「車頭打架車尾和」的優良傳統 ,不作追究而事件表面告一段落,但劇情可能會回家繼續發展,究竟上演「六國大封相」或是「負荊請罪」則不得而知。 「牙齒印」可以在多種情形存在,它可以存在於工作間,學校,家庭,特別在夫婦間,據性質分可以分為有形與無形兩種。或簡單分為愛的烙印與恨的烙印。我這個愛妻部落部長 也曾經鬧著玩捉著老婆大人的玉臂,深情的一咬,咬到老婆大人呱呱大叫,上臂頓時留下了我清晰的牙印,結果我發現原來我的牙齒是十分整齊的,代價則是給老婆大人的「玉女 穿梭拳」狂打一頓。 可能有不少夫婦在進行夫婦活動時,也會有愛妻部落部長的深情一咬的衝動或已付諸行動。要切記深情輕咬則怡情養性我我卿卿,借愛洩恨的「終極一咬」則會導致婚姻破裂敵我 分明,所以愛恨未分,不要輕言深情一咬,正所謂「一咬可以定情,一咬可以亂性。」小心! 在夫婦間,有形的「牙齒印」比較容易處理,而無形的「牙齒印」則好像政府在政治或經濟的「無形之手」一樣——反手為雲,覆手為雨,事實上是很難處理。很多時候,一些夫 婦吵架,由眼前的事吵起,繼而延伸至雙方的夫家或娘家相似的事,再延伸至以前的事,所以一些老夫婦吵架,由現在的時空吵至四十多年前,再由四十多年吵至現今,真是沒完 沒了至沒了沒完,而且旁人沒有那些「歷史背境」,不能插嘴更談不上幫助他們和解。真的是「清官難審家庭事」。我曾經主講一次婚姻講座中遇到一對七十多歲的夫婦,他們坦 言他們夫婦每日「最低消費」是每日一吵,而且是不吵不快,是否很奇怪? 這夫婦間的「牙齒印」問題,我們在紙上空談當然是輕鬆愉快,但在現實中真的是「難分難解」——難以分辨和難以解決。特別對於一些夫婦雙方都是不善表達感受、感情、感覺 的話,事態更是極度嚴重,因為沒有溝通與宣洩的途徑,「牙齒印」又愈積愈多,愈積愈深,結果當然是什麼結果都有可能發生的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