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事奉

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关于沟通,家庭及服事的问题。到底教会的事奉与家庭生活是不是冲突 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时间、精力很有限,我们有家庭、有儿女,然而,我在教会有好的事奉就一定会忽略我的家庭吗?或者说,你如果要照顾家庭必不能有讨神喜悦 的事奉吗?你觉得要保持服事教会与家庭生活的平衡,其最大的挑战在哪里呢? 教会的服事与家庭生活不但不会冲突,而且是一体的。此外,若是能够全家一起服事主乃是最大的祝福。当时我和师母出来服侍时,我们的孩子一个三岁,一个才只是刚出生的婴 儿,很多人劝我们要以照顾孩子为重,然而,我们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孩子跟著我们走而不是我们跟著孩子走。我盼望我的家人知道我在做什么,他们可以成为我在精神,灵里的 支持,若是这样,就是全家一起来服事。 当时我们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事奉。我们拉著又带著孩子们及她们的尿布、奶粉,开始建立一个由零开始的教会,我们的孩子也渐渐养成习惯,一到教会就不缠著我们,有时没 有办法就将孩子放在沙坑里玩使她们不妨碍我们的工作。虽然如此,孩子们领受到众多教会中弟兄姐妹们的关爱,看到我们在教会中的忙碌,很多弟兄姐妹甚至特别爱她们,所以 我们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安全感,并且很容易与人互动。即使我没有带她们参加每一个聚会,但我让她们知道我们是全家一起在事奉,我尽可能让她们看见我如何的事奉。感谢神 ,现在事奉已成为她们生命的一部分。 当她们慢慢长大时,我就鼓励二个大女儿在教会中学习照顾小孩子,甚至我们自己付钱鼓励她们学习照顾小孩子,或做课后辅导。在服事后我们就一同讨论在服事中的喜乐与难处 。昨天我最小的女儿自己做了一个 Brownie 要带到教会的少年团契,我看她做得很喜乐。 此外,说到我第二个女儿,她刚上高中,不但课很忙,还学小提琴,但她很乐意在每个星期二晚上的聚会中服侍,教导儿童,且都花时间预先准备。有一次,她隔天就要考试,她 还是跟我们一起去聚会,因时间已经很晚,她很急著想要回家看书,但做牧师的并非想回去就可以回去,然而她没有抱怨,只是在旁安静的等待,一上车,就睡著了,隔天她一大 早五点半就起来读书。上星期她将成绩单给我看,她在资优班念书,很多老师鼓励她去考Manhattan的Hunter或者Stuyvesant等很好的学校。 我知道有些会友为了小孩子念Hunter或者Stuyvesant就全家搬到Manhattan。然而,我们说过,是孩子跟著我们的服事走而不是我们的服侍跟著孩子走。我知道她的实力,她学业成 绩的平均是97分,但我告诉她,妳有这个实力不是妳在哪里念书的问题,妳要把最好的发挥出来。对三个孩子的学业我们从来不须插手。我知道有些会友将孩子的课看做第一,妈 妈甚至将孩子的课先做一遍。然而我们对孩子的课不但没有时间插手也没有足够的英文能力插手,她们也从来没有补习过。虽然在忙碌的事奉中,她们却满了童年的喜乐。 我的大女儿在一所Long Island不好不坏的大学念书,为了她的大学,师 母祷告了一年。在她高二时,师母每天利用送孩子们去上学的时间和她们一起祷告,那段时间成为她们的 祷告会,她们同心一起为大女儿念大学的奖学金祷告,而且是一直持续地为这件事提名祷告。感谢主,为她预备了四年的全额奖学金,她念大学我们不需花钱。此外,她比较具有 具逻辑性的思考,所以她想主修电脑工程。她的老师一直问她,你是否曾学过这方面的课,八个level的课她全都做完,而其他的学生只做到五,六个level,一些别人解不出来很 难的问题她却能回答。因此,教授们不相信她以前没有学过这方面的课。 当她跟我分享这事时,我的内心就一直感恩。我相信把我们的孩子交在神的手中是最聪明的决定,我们照顾神的家,神就会照顾我们的家,而且我们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敬畏神, 因圣经说,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当全家有一个共同的服事观时,全家齐心在服事的时候反而会成为家庭的Quality Time。 我们常误以为事奉会使我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没有时 间和夫妻相处,然而,当全家不把事奉当作一项工作而是一种life style生活方式时,反而在事奉中你和你的配偶,孩子能一同享受事奉。身教大于言教,这个时候是你传递信仰 的时候,也是你的孩子承接,传承你的信仰最好的时候,所以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冲突,但是需要有好的沟通。虽然你无法带著孩子去每一个聚会,但你必须让他们知道你去哪里而 不是突然消失,因此需要懂得交代。当你慢慢懂得如何交代,在你服事回家后,孩子甚至还会关心询问你服事的情形。 除了带著孩子们一同事奉,父母也需要在每个星期中有一段时间是完全和家人,孩子在一起,完全地被家人所拥有。我们家将这段时间定在星期一晚上,时间不长,一开始由三十 分钟开始,我让她们选一首喜欢的诗歌教我唱,她们也可以选择想要讨论的题目,以前我也会问她们这个星期灵修时最喜欢的经文是什么,让她们来分享。有一次,她们甚至和我 分享耶立米书一段我从来没有读过的经文。我们现在愈来愈享受这样的一段时间,没有将它变得很严肃,而孩子们也知道那一段时间父母是完全地被她们所拥有,我们也为彼此祷 告。虽然在忙碌的生活中要能持续这样的一段时间并不容易,但在愈来愈忙的时候更显出这样一段时间的重要性。 每一次我出来服事,我的心里都很放心,孩子们很会照顾自己,而且她们没有恐惧、害怕,或不安全感,她们知道父母在外服事,她们也知道,自己在家照顾自己也是一种服事, 她们能好好的照顾自己是对爸爸的服事最大的扶持。长期下来 ,她们知道我们的侍奉是全家一体的而不是家庭被拆散成四分五裂,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却是Family Ministry全 家人同心的事奉。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人回台湾鹿港宣教,带著她们看我们如何服事也让她们去经历,远胜于平时书本上的教导。我们一路上的服事并非没有困难,我也曾为了服事忽略过我的孩子及 妻子,甚至在无意中伤害过她们,但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的家人也在我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地包容我,现在我已学习到对她们说sorry 一点困难也没有,她们不但不会因此而 不 尊敬我,反而与我更加的亲近。神使用我们不是只用家中的单一成员,乃是以家庭为使用的单位。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神要使用丈夫,因此妻子,孩子就会受苦,神使用弟兄愈多,太太受的苦就愈多;或者,神使用姐妹愈多,先生受的苦就愈多。这样的想法并非来自圣经的话及 神的应许乃是来自恶者的谎言。约书亚不管别人如何,他说,至于我和我的家都要事奉耶和华。的确,在实际的生活中会因服事教会而有产生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来自服 事本身而是由于没有良好的沟通。家庭与夫妻需要养成健康的沟通习惯,吵架是难免的,有人说吵架是婚姻乐章的伴奏曲,一对从来不吵架的夫妻不表示他们的婚姻一定美满,他 们可能采取不健康,单行道的生活方式。夫妻二人来自不一样的背景且男女本身就有别, 因此,沟通是维系婚姻生活的必需品。有人说,既然说不通就干脆不要沟通算了,那是一种逃避,是不对的,而且会产生破口,然而,现代的夫妻都非常的缺乏沟通技巧,沟通是 一种艺术,是可以学习的,夫妻若能够坐下来承认彼此的不同,产生一个共识,养成健康的沟通习惯,便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沟通分为五个层面: ‧ 第一个层面是 Sharing Of Acquaintance - 肤浅的认识,即表面化,点头 之交的沟通方式。 ‧ 第二个层面是 Sharing Of Information - 报告消息。 ‧ 第三个层面是 Sharing Of Ideas - 交换意见。 ‧ 第四个层面是 Sharing Of Emotions - 分享情感。 ‧ 第五个层面是 God Level Sharing - 完全敞开。 男人通常停留在第二或第三个层面。举例来说,第一个层面就是,先生点个说:哦,我回来了!很多夫妻一回家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吃饭时出来,吃完饭又回到自己的房间去 ,这是最肤浅的沟通。第二个层面就是,先生说:哦,我回来了,我去哪里,你要我买的东西我买回来了!太太说:今天孩子发生什么事情,明天有什么事情…,夫妻仅止于互相 交换消息而不叫做夫妻的沟通。第三个层面就是意见可以沟通,先生问太太说:今天听的道你觉得如何?相互意见的分享,你觉得如何?我觉得如何?第四个层面就是sharing of emotions, 通常妻子都盼望有一 个懂得聆听的丈夫,希望丈夫能够了解并接纳她的情感与想法。 这就是所谓的男女有别,先生通常是用讲道理,说教式的沟通方式,然而,这样的沟通没有一点儿emotion 的反应,所以太太觉得有沟没通,无异于对著墙壁讲话,无法达到沟通 的目的,久而久之, 妻子就压抑自己的情感,而退一步变成第二个层面的交换消息 式的沟通。情感没能被接纳,没有地方疏通,对一个姐妹而言是一种压抑。因此,我们需要学 习沟通,不只是思想的灌注,情感也要灌注,此外,当夫妻有冲突的时候,不要轻看那冲突的严重性, 冲突若一直累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要尽快的和解,彼此的认罪,不要拖延 。 女人在沟通上也需要注意一些习惯性的问题: 1. 常常一有事就找娘家的人评理。 2. 不要用静默来抗议。 3. 在还没有沟通之前就先断定谁是谁非。 4. 太过主观的说一些决定性的话。 5. 讨论行为的不妥当,但不要控告品格。 6. 沟通可以追查事实的真相,但不要猜测对方的动机。 7. 沟通的目的是要了解对方而非打倒对方。 8. 沟通的对话最好用现在式及未来式而不要用过去式。过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重要的是现在的情形与未来的前景如何。 9. 有问题时,先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问题,不要当下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去数落其他的问题,把别的问题也带进来。 10. 开始沟通时若因意见不同而争吵,先解决情感创伤的问题,后解决意见不同的问题,才不会让情绪性的反应影响问题的解决。通常丈夫一下子就要讲理,说道理,其实在妻子 情感的问题未解决的时候,这样的沟通是鸡同鸭讲。 11. 沟通时可以说"我觉得"来表达你的感觉,而不要用"你就是"来论断。 12. 沟通时不要用谎言蒙骗,沟通中若有谎言就不会有果效。 家庭或夫妻,若有一个共同事奉的价值观与良好的沟通习惯,服事与家庭就都能够荣耀神。我们常把家庭的不和归咎于事奉,这是个借口及谎言。圣经说到,事奉祂的人是神尊重 的人,神尊他为大,若有人服事我,我必尊重他。神不止尊重他,也尊重他的全家。没有什么事比被神尊重更好,神若尊重你,神就要高举你,将你安置在高处,祝福你,保守你 。此外,沟通必须建立在尊敬彼此看法的心态上。既然我们承认我们有不同的背景,男女有别,甚至有不同之信仰入门的方式, 因此,沟通的目的是去了解对方的看法而不是去打倒对方,不须去论断我一定对或你一定对,而要能分辨事情的根源是来自于是非的问题,观念上的差异,或是信仰。然而,有很 多事情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在于看事情角度的不同及情绪感觉上的反应。在沟通的学习中,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限的,我不是代表全部。 我们看同一个杯子,我站在这个角度看是梯型,另一个人站在上面看是圆型,当我接纳别人的看法,我对事情的了解便能更完整,若我拼命地坚持自己所看到的角度,不但我自己 会受伤,我对事情的了解也会落入主观与狭窄。我们的老我是有限的,狭窄的,也很容易陷入主观,因为我们还在肉身里,在有限里,对很多事情我们是无知的,我们都必须承认 这一点,才能用遵重,了解,谦卑的态度来沟通,我们必须先了解沟通的态度与技巧,才能针对不同的事情做出适当的处理。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