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宁格博士(Dr. Kail A. Monninger)是现代精神病专家中的一位领导人物。在他新著《人类与自我为敌》(Man Against Himself)一书中,他认为酗酒、吸毒的人都可归入热爱死亡这一范畴中。英国的名作家弥尔敦(Milton)所著的《失乐园》一书中作者借撒旦魔鬼的口说:"若是在天堂服役,倒不如下地狱做王"。这充分反映出当时人性中的骄傲。在历史上歌德所写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在读者的心里,曾经掀起了一股自杀的浪潮。根据心理学家研究所得,挫败感(frustration)是一切精神的病的祸根。德国政府曾经一度下令禁读他著的书。根据现代心理分析学家之父佛洛伊德(Freud)的研究,他认为人的生命中有两股大的力量,或可说是两种不同的天性。
(一)是热爱生命——像征是爱的激励并寻求与人和睦相处。
(二)是热爱死亡——表现是憎恨,最后是自食其果招致肉身死亡。
今日,美国许多同性恋,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这些人是由于热爱死亡的心理作祟,他们不但要毁灭自己而且要毁灭他人。箴言八章35、36节记载:
"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
"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
将这段圣经与今日心理分析学家的论点对照一下是否其中有脉络相联的关系呢?假如你去问某人"你是热爱死亡还是热爱生命呢?"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热爱生命",但是你去观察人所表现的,许多人却常在憎恨的范畴中,他所扮演的却是那"热爱死亡"那一类的角色。
亲爱的读者,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心态是在爱的范畴中呢?抑或是在恨的范畴中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约翰福音第6章47节)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可到主那里得到永生。你为何还犹豫呢?
(在本书出版以前,据统计此文在网上有两百多万人收看)
******
本专栏逢二、四更新,刊载俞敬群牧师之作《和谐之歌》。
俞敬群牧师:资深牧者,著名的华裔作家,于纽约曼哈顿牧会50多年;曾七次荣登世界名人录(who's who in the world)殿堂。他一生出版过十一本书籍,其中《和谐之歌》为最满意作品,该书已被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