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常遇上大小难关,眼前的困境是有血有肉的,绝非轻言"凭信心"便能应付过去。列王纪上记载了"撒勒法的寡妇"的事迹,那正是一个刺激人思想信心考验、叫人久久难以忘怀的故事。寡妇在绝境中那一段满有感慨的话—"我没有饼,坛内只有一把面,瓶里只有一点油;我现在找两根柴,回家要为我和我儿子作饼;我们吃了,死就死吧!"—触动了历世历代读者的心灵。其实,故事的背景是先知以利亚奉神差遣往外邦之地去,如神指示遇上这位寡妇。当以利亚向她要点水喝,她还是乐意帮助,纵使食水在久旱饥荒之地是何等宝贵;但当以利亚进一步要求吃点饼时,寡妇便对眼前的陌生人说出了以上那一番话。
以利亚竟叫妇人先作一个小饼给他吃,并期酗W主会不断供应。圣经没有记下妇人怎么回话,却简短地写著"妇人就照以利亚的话去行"。精简扼要的片段让我们看见那绝望中的寡妇,顺命走上一条她以前从没走过的信心道路。人生故事总不会非黑即白,到底妇人是基于"再没有甚么可失"(nothing to lose)的想法,还是因为以利亚的神采和魅力,以致她愿意凭著一点信心,姑且一试?总之,她踏进了一个全新领域—坛内的面果不减少,瓶里的油果不短缺(16节)。
在资源不足,或者觉得事情苦无寸进的日子,我们都倾向注意自己欠缺了些甚么;但原来生活更可以从我们拥有些甚么来作起点。坛内的面和瓶里的油虽然经常处于安全线以下,但能够每天经历神的供应,这比面、油充足所带来的安全感,更加值得珍惜。列王纪作者写道"吃了许多日子"(15节),简短的一句话成为神与人同行的标记,也是寡妇的一页信心札记。
正如主耶稣所说:"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她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路4:25-26)如果这里所指的以色列人象征那些自以为对神熟悉、以选民身分自恃的人,则撒勒法的寡妇就是那些真正走过信心之旅的门徒。当神再让她经历儿子死而复生的神迹后,她总结这段人生旅程:"现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华藉你口所说的话是真的。"(王上17:24)
属主的人都要学习走在信心的旅途中,愿我们都选择以恩典作为生活和事奉的起点,珍惜上主每天赐给我们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切,常常敏锐于神的看顾和供应。当我们深刻地相信没有甚么是理所当然的,一切全在乎恩典时,也雪|对生活中的缺乏有另一番体会。
默想:活在安全线以下并不好受,但倚靠主的人不会走在一条绝路之中。求主帮助我们细心数算祂给我们的一切恩典,不要让"缺乏"成为心灵的重担,反要让恩典成为我们踏上信心道路的动力。
蒙允载自:《市井圣徒》合订本,FES PRESS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