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怎麽看權能佈道與神醫?

神道本身有能力 從自然現象也能看到神蹟

上週日香港短宣中心於基督教尖沙咀潮人生命堂舉行「福音擂台之第二回合:靈恩運動的挑戰」,由建道神學院助理教授廖炳堂博士分享「權能佈道與神醫」和「屬靈爭戰與地域邪靈」兩個主題,講解聖經如何看權能佈道,並權能佈道對福音的影響,並指出福音派的回應: 神道本身有能力 人信主主要通過神的道,神蹟有引導作用,但實際果效有限;若人看到神蹟但是不以信心進入神道,可能會被神蹟之好處吸引,結果追求神蹟得到益處而非神道。就如耶穌行五餅二魚吃飽5千人的神蹟之後,許多人想跟從耶穌,但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 對神蹟抱審慎開放態度,聖經有記載摩西、以利亞、耶穌和門徒行神蹟,但聖經清楚解説神蹟奇事主要目的是印證祂的代言人和信息。 從聖經看到神蹟恩賜在使徒後期並不常見,比如雅各書5章提及醫治並非尋求有神恩賜的肢體,而是請長老代求,保羅也沒有指示同工去尋求有醫治恩賜的肢體,顯示神醫恩賜在一般信徒中並不常見。恩賜不是教會要做的路綫,歷代神所重用之佈道家都以宣講為主,權能佈道只算是教會佈道之輔助方式。 主反對追求神蹟及過分強調神蹟的作用。耶穌的話說「沒有看見神蹟而信更爲有福」。 如何看神蹟 神的工作也通過自然現象進行,比如神醫治人會透過藥物也會透過直接介入。所以信徒得病之後也會祈禱,因爲相信神會保守醫治。靈修學説自然活動也是神蹟,比如人的心跳、消化系統、流血的傷口能自己治愈等等,都可以看為神蹟。這樣去看的時候信徒更多感受神的同在。 外邦宗教也有「神蹟」,比如聖經中講到法老的術士、假基督、假先知也能行神蹟,所以要留心神蹟的源頭。 神蹟神國的記號之一,其他的還包括:窮人得福音聽,主耶穌赦罪的權柄,信徒合一彼此相愛。廖炳堂博士說,人最大的病就是罪,最大的神蹟是罪得赦免,人生命得改變。 神醫與門徒受苦之道 神雖然今日仍施行神蹟治病,但神醫和健康不應該成爲信徒追求的目標和教會侍奉的焦點。基督的救贖包括全人的醫治,但是,神國裡沒有痛苦沒有眼淚的日子,是在將來新天新地的。所以信徒可以祈求醫治,但不能求一定治好的結果,聖經中保羅、提摩太等都沒有獲得神蹟醫治,也不一定與信心有關,相反地門徒們願意為主受苦。 神蹟是神權介入的額外恩典,信徒得不到神蹟的時候不應該因此懷疑神的慈愛或自己的信心,反之要學習這是神的詑付,在患難中見證「神的恩典夠我用」。 廖炳堂博士表示,現代人追求感覺到神,福音派信徒其實能夠透過逆境、自然界經歷同樣能感受神的同在。同時他指出神給醫治恩賜要善用,但首先是要經過長期觀察確定是真有此恩賜,還是只是適用於治療精神科、情緒型的安慰式的能力。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