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哪膳工餐厅事工今年第11年,餐厅宗旨是透过餐饮服务,接触及援助贫穷弱势社群,成为社区与基督信仰间的桥梁。这是吗哪第三间餐厅,分别在翠屏邨观潮浸信会二楼,土瓜湾马坑涌道地铺。之前在深水埗亦曾设铺头,均为贫穷社区有需要的家庭及正接受政府资助的街坊提供热饭。目前一年提供慈惠食物逾十万份之多,平均每月8300多份。
老板方达贤(Leo)表示大角咀区不少居民生活在困难之中,都是短期内难以改善并需要免费食物支援的街坊,目前每日已登记慈惠饭已有200份,估算一个月需要送出近7000份慈惠食物。新店的开张令吗哪膳工的慈惠饭数字翻倍。
餐厅去年十月份已装修好,但在过程中遇到诸多艰难,从牌照到用户、再到业主和政府,各方面都出现了意外情况,导致他们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才正式开业。但同工们没有等待,在该区开展扶贫事工,去年11月已开始食物支援工作。未开业餐厅已俨然成为"社区中心",在里面进行各种活动。
Leo跟本报记者分享了大角咀店的启动始末:"我们原本计划在深水埗寻找店舖,大约是在去年三四月份。但由于几次机缘巧合,我们开始感受到要在大角咀区做。起初,运营的同事对于去那里并不热衷,但随著时间推移,我们发现原来很多在深水埗的会员也住在大角咀。此外,我们社关的同事也在那里开展了一些服侍,第一次活动便吸引了6、70人参加。"
开张之前已累积约70位有不同需要的街坊,包括无家者、㓥房户及附近宿舍朋友等"常客",亦有"熟客仔"少数族裔孩子充当义工热心帮手分饭。Leo说:"而这个区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每天需要的慈惠饭接近200个。受惠朋友组成相当多样,拥有来自不同国籍的人,就像一个小联合国,包含日本人、英国人和南亚人,年龄层也非常广泛。"
Leo又向本报透露,吗哪饭堂将在4月1起新增一个事奉点。一间公司的员工食堂,以免租、包水包电形式让他们营运。原来除此前已另外有三间公司:青衣和记、大埔屈臣的、牛头角浸会医院等公司企业食堂均由吗哪经营。此事工能为他们的宿舍学员创造就业机会。
吗哪上一间土瓜湾分店去年7月才开张,大角咀事工又刚刚开展,未有收入每每日新增200个慈惠饭,经费如何解决呢? Leo说:"我们尚未考虑如何解决财务需求,下一步应该如何走我们仍未知道, 反正都是一如以往, 先帮助、再检讨。"
吗哪餐厅地址:
观塘店:观塘翠屏道11号观潮浸信会1楼 土瓜湾店:马坑涌道4-6号华发大厦地下9-11号舖 大角咀店:大角咀榉树街88号,奥柏·御峰2座,地舖G11-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