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教授指出,不少"华人文化"影响教会正常发展。他举例"家长式管理"强调顺服及权威观念影响,令到信徒间的认识及相交"看身份"而非基于他个人,例如即使组长的说话没有见地,组员也会因尊重他的身份而听。
此外不鼓励独立思考的文化令不少信徒感灰心甚至离开,还有保守、怕冒险、"帮亲不帮理"等,都是华人文化负面的部份。但他认为只要灵活应用,"华人文化"的阻力可变成助力。他说:"(教会)有些时候需要较民主,有些时候却需要应用权威。"
但他强调教会发展不应只重分析或发展方法,主要因素仍在乎属灵生命是否稳固。他举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的成功不单在于他的高效能管理,更重要是他"无私为民"及富承担感的属灵生命。
可惜的是,现今信徒正正缺乏了对属灵生命成长的追求。他建议信徒的教会生活应"重质不重量",付出时间,追求弹性安排查经组的时间,令工作时间较长的信徒亦可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