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人(二):都是「比較」惹的禍

人比人(二):都是「比較」惹的禍
人若看自己那一份,是絶對可滿足的,一旦與人相比下,就會比理不平衡。
「我們整天在烈日之下勞苦,這些後來的人只工作了一個小時,你卻給他們跟我們一樣的工錢!」(太廿12)

想像你在一家公司當書記,忠心、誠實地幹了20年,老板按時給你發薪,每年也發花紅和少量加薪,直至目前,你領著一份可觀的收入。有一天,公司為應付日益繁重的業務而多聘用了一個新的書記,是一個剛剛走出校園的小伙子。在你同他一起吃飯談話的時候,你很驚訝地發現,這個年輕人無論在學歷和能力上就像當年初出茅廬的你一樣,更令你驚訝的是,他的薪水卻和現在的你一樣!你會有什麼感受?

上述情況或許很難在今天的社會裡找到實例,但耶穌竟然以此來比喻天國!

《葡萄園工作的比喻》中提到,在園主雇用臨時工人的那一天黃昏,園主吩咐管工給他們發工資。那些下午5點鐘才開始作工的人先來了,每個人都領到1錢銀子。那些自清晨6點就做工的人看著,心想:既然他們工作1個小時都得1錢銀子,我們肯定可以多得了。可是出乎預料地,他們也同樣只領到1錢銀子,於是埋怨家主說:「我們整天在烈日之下勞苦,這些後來的人只工作了1個小時,你卻給他們跟我們一樣的工錢。」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這些工人本來是以為自己可以多得(11節),但是他們對家主卻不是說」為什麼沒有給我們多一點」,而是說「為什麼給他們那麼多」。看來,他們似乎在掩飾自己想奪得的心理。

老實說,雇主的做法確實不合常理,今天我們工作不也按時計嗎?那些清晨6點就進葡萄園工作的人,比那最後來的人工作多出了11個小時,按理應該給他們多11倍的工資!另一樣的工資豈不太便宜後來的那些人了嗎?

仔細一想便發現事情不是這麼簡單。首先,工人有工作是因為雇主願意主動聘請他們,若不是他們可連那1錢銀子也得不到。其次,1錢銀子是當時工人1天的工資,這個數字足夠他們生活,雇主並沒少給,再說雇主在清晨出去招聘他們的時候,已經和他們講定是1錢銀子,而他們也願意才去的。從這些資料看來,雇主的做法並不是虧待工作時間長的人,而是他厚待時間短的人。故事中沒有人少得,只有人多得。工作時間長的人所要求的,並不是他們應得的,而是他們貪得的。而且,往往當人多得的時候,我們很少會問:「為什麼給我這麼多!」

人性就是這樣。如果單單看神所給我們的,原本是足夠的、合理的,一旦和身邊的人比較下去,我們就心生妒忌。托馬斯•富勒(Thomas Fuller)說:「比較,比現實更能令人高興或沮喪。」(comparison, more than reality, makes men happy or wretched.)這話說得一點也沒錯!一個人本來信仰好好的,一旦來到一個人人都講方言的教會,就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信仰有問題;一個人本來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得不得救,一旦聽到別人戲劇性的信主經歷,便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已經重生;一個人本來蒙神信實供應他的日常所需,一旦看見神給別的信徒更多財富,就開始覺得神虧欠他;一個人本來很相信神給自己某方面的恩賜,一旦有另一個同工比他更出色或更多恩賜,就開始覺得心裡不平衡;一個人原本忠心地在某崗位上事奉,一旦看見神更大地使用另一個人,就開始想要退位不干。這些都是比較,而不是事實。事實是,即使沒有講方言的經歷,信仰仍然可以很好;沒有令人垂涎的得救見證,只要誠心相信還是得救;雖然神給別人享受更多物質,但神也沒有虧待我們;縱然別人表現比我們好,但我們仍然是有神恩賜的人;就算自己事奉沒有明顯果效,忠心和成長才是神更看重的因素。

有多於一人就有比較,有比較就有妒忌,妒忌大事地破壞個人以及團體的關系。有研究結果顯示,妒忌能造成人體內分泌紊亂,消化腺活動下降,腸胃功能失調,經常腰酸背痛和胃痛腹脹,夜間失眠,血壓升高,脾氣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緒低沉。久而久之,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抑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身心疾病就和妒忌者如影相隨了。現代身心醫學研究還揭示,腦和人體免疫系統有密切聯系,妒忌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體內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減少,使機體抗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由此可見,妒忌不僅使人的精神受到折磨,對身體也是一種摧殘。美國一些專家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妒忌程度低的人,只有2.3%的人患心臟病,死亡率僅2.2%;妒忌程度強的人,9%以上的人得過心臟病,死亡率高達13.4%。

看來,妒忌的危害不容小覷。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克服這種妒忌心呢?……(待續)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