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主題設定為「聖殤與哭牆」,盼望每位信徒都能在個人心靈和事奉場所建立屬靈的「哭牆」。
他回憶起1980年初,神學一年級時造訪耶路撒冷哭牆的震撼情景:「親眼目睹無數祈禱者站在牆前,牆縫中塞滿寫著禱文的字條,見證猶太人兩千年來在此認罪悔改。」當時,他深受聖靈感動,當場重新奉獻自己,並立志:「無論在哪裡事奉,都要找到一面牆,作為『面壁思過』認罪悔改、安靜禱告之處。」
他將大衛城文化中心禮堂祭壇後方作為「哭牆」,不僅用於為個人和家族禱告,也開放作為教會與城市守望的禱告之地。
聖殤:拆毀人神間斷的牆
聖殤之旅首晚的主題是「聖殤拆毀了人神隔斷的牆」,闡明基督救恩的核心意義。吳牧師指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基督徒,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哭牆,讓我們藉著謙卑痛悔而經歷生命的復興。耶穌基督藉著聖殤,拆毀了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隔斷之牆,帶來與神與人的復和,使教會得以復興,讓上帝得榮耀。」
以弗所書2章14至15節中提到:「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吳牧師解釋:「人若與神失去關係,就如同迷失在漆黑宇宙中,毫無方向,失去人生意義。而人的成長需要方向感,當我們與神建立關係,心靈與上帝緊緊相連,就能踏實地活出生命的價值。」他最後以早期事奉的經歷來印證信息的真實性,加深對經文的理解。
按牧失而復得 感召一生事主
他又回憶起神學畢業後被派至中華基督教會全完堂的經歷。原定的牧師按立儀式臨時延期,令他心生疑惑,產生負面想法,甚至懷疑自己牧養的能力,情緒陷入低谷,心靈充滿恐慌。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詩篇51篇中大衛在犯罪被揭發後的心靈恐慌,轉而尋求耶和華,重新與上帝連結,最終在神面前重建關係。
吳牧師分享,他也在這段低潮中經歷了上帝的安慰,明白這是神的管教,使他更加謙卑地跟從並順服祂。他說:「真正的價值不在於牧師的職銜,而在於是否被神使用。」
他感受到神的愛後,生命被重建,並見證:「聖靈並沒有離開我,那份喜悅和開心難以言喻。」事後,總會解釋推遲按立僅是為了配合行政工作的預備。回顧這段經歷,吳牧師感慨人生總有起伏,並鼓勵弟兄姊妹與上帝的靈保持密切聯繫,時刻頌讚祂,盼望每個人今天都能重建與神的關係。
他再次強調,聖殤之旅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拆毀人與神之間隔斷的牆。當這堵牆被推倒,我們會驚覺:「神始終近在咫尺,張開雙臂等待擁抱我們。」這正是聖殤紀念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