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念书"发起人有尹凯荣、邱祖淇、胡志伟、梁恩荣、冯智活、蒲锦昌、刘志雄、邓雪贞、邓伟棕、罗秉祥十人。
理念书中主要呼吁基督徒应以守望者身份表达对香港的承担,并尊重社会上不同的声音与意见。策划人之一的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表示:"教会内弟兄姊妹对『占中』有不同看法,故希望从现在对立的形势中找到一些大家能同意的共识。"
有人认为香港向来奉行民主意识社会,对于平等公开的制度有不可退让的追求。然而,现存的政制和特首选举制度受质疑,缺乏民意,为免香港出现管治失效、社会失序局面,故望通过"占中"行动争取普选,建立有民意认受的政府。
文中又表示当下香港乃回归以来最艰难时刻,社会危机感严重,政改迫在眉睫。他们认为"和平占中"只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运动"。
对于"占中"行动与教会或存有观点差异的问题,是次理念书发起人结合意见表示,望教会能以尊重和守望的态度对待。当中提到,教会不应因著对"和平占中"持不同观点而彼此猜忌,作出攻击,甚至对立的行为。反之,应予以包容的心,尊重和公平对待这些不同的思虑、判决和行动,透过"和而不同"的友善基础,尽可能地为维持香港整体利益及稳定作出贡献。
他们亦强调,教会应以基督的爱为原则,接纳每一位投身"和平占中"行动的人士,理性且避免排斥或不必要指责。如有基督徒群体成员因进行和平、非暴力形式的"公民抗命",而遭到检控或不合理对待时,其群体应予以理解和同情,并加以扶持。
不仅如此,理念书亦呼吁,教会应当扮演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在社会公义遭到践踏与蹂躏时,应挺身而出。然而,在"和平占中"的理性行动上,他们亦应要持续地为民主政制改革守望代祷,洞察这个时代的征兆,在关键时刻发声作福,与港人同共承担困难,在维护公义中活出爱与和平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