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一个有关变性人问题的研讨会上,本报记者遇上进行手术后由男性变为女性的Omena,希望借此访问让信徒更认识这个群体。Omena身材高佻,留有一头长长秀发、脸上有较浓的化妆。虽然没有男性外貌特征,仍然很容易在众多听众中特别感受到她与众不同。她说话时声线轻柔带娇滴,一举一动都呈现女性的味道。
Omena表示,在上近期变性人的个案中,法官表示变性人暂未得到社会的共识,有关问题交给公众讨论后,社会上出现不少对变性人的研讨。她亦希望多现身陈述自己的感受。
认为自己"原本就是女仔"
她表示对浸大宗哲系系主任江丕盛教授在研讨会上所讲"男女的鸿沟很难跨越"的一句表示很认同,但她的理解跟江教授正好相反。她说:"因为我的父母和朋友在我做手术前曾苦心婆心劝我,但我都无法跨越那鸿沟。"当江教授表示男与女原本有著差天共地之别,认为性别无法靠人为方法完全转换之时,Omena则感到自己心理上完全无法接受自己是男性的身份的鸿沟。
她说:"我原本就是女仔,做手术只是改改身体的缺陷而不是改变什么心理的。有人说我们是『变壳人』不是『变性人』,我很认同——我们只是改变了驱壳。"当别人凭外观断定他是百分之百的标准男性时,她的心理上却认定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女性,并且认为手术并非为他们带来新的性别,而是除掉身体的缺陷,令她"恢复"女性的身体,令她"里外一致"。
她进行变性手术是3、4年前,但事实上她从小时就开始强烈地"知道"自己一定想成为女性,她说:"我当初是知道自己是男仔时很不开心,我自小便为自己订下这样的承诺:一定要做内外一致、名符其实的女仔。"
记者问及变性后她在任何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时,她说:"做完手术好似无做一样。因为我之前也一样地生活。手术不是一个分水岭,只是生活的一个改变,实现我长久以来的梦想;不是一朝由男变成女,而是一开始便是这样。"
认为不能生育不等于不能结婚
变性人由于本身没有女性生殖器、或透过手术失去孕育婴儿的器官,因此在生理上亦只能有同性的性行为,绝无可能有自己的下一代。Omena认为无生育能力不能成为禁止变性人享受婚姻的理由,她说:"先天无生育能力的女性,难道没有资格建立宗教承认的婚姻吗﹖我们只是与生俱来的错配,难道因为这样无资格享受婚姻吗﹖"她认为变性人不能生育的问题在本质上与不育的女性一样,并无分别。
基督教有认为人应按著神创造的性别,即基因所定的性别生活有什么意见时,她说:"我不是上帝,无法解释。我亦不是教徒,但社会的道德亦是这样。但假使社会真的认为XY与XY(男性染色体)不能结婚的话,我也会接受,但会很失望。但我们绝不想因为觉得我们是男性或第三性、不是因为误解而不允许,而是因理解而不允许——这是我们最后的底线。"
她是否曾受过信徒的不理解或不愉快的对待呢﹖她说:"其实在我开始新生活的过程中,给我生活上经济上的支持的人都是教徒。"他们怎样看Omena的身份呢﹖"他们觉得我是好女仔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