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文是傳道書第三章。傳道者在第一節作整體觀察後,用了7節、14對、28個相對的現象,羅列出人生種種代表性的經驗;然後他在9-15節指出在這一切際遇中,神在作甚麼?祂的 目的是甚麼?最後在16-22節,他再次覆述人的限制,並神要對我們試驗的回應,作出最終的審判。
讓我們多正視負面的經驗,那是神最尖銳的工具,雕塑我們的性格。所有負面的經驗,諸如拆毀,哀慟,分離,被誤解、晚上無眠,都可有它們精彩之處,我們卻因不願面對而易 錯失了成長的學習。它們在人生命裏留下深刻的痕跡,正如使約瑟智慧成長的深刻經驗,是他被兄長出賣、被主母誣告、被酒政遺忘而長久坐牢的遭遇,深刻地琢磨了約瑟的性格 。正如一幅立體的素描,不單要知如何洒光,也要知道如何打影,才能立體有真實感。每個人自我意識的成長,都要接觸到他的陰暗面。試探和負面的經驗,就是把我們軟弱的一 面顯露出來。成長就是不迴避、不抵賴,卻在這人性的真實面學習依靠神而不依靠自己。
我們的生命就在這光明與黑暗、四季時節的遞變中成長,才有整全的人生觀和靈命觀。千祈唔好以為基督教信仰是光明無痛,花香常漫,然後以為苦難臨到是偶然的意外,質問神 是否全善全能。我們的信仰要對真實人性的掙扎說話,而不是輕易解釋過去,才是真實的信仰。能在這磨練中不氣餒,乃因信念「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 世人心裏。」而不得不謙卑承認,「然而 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我們在苦難的磨練中對神的愛有許多新的體會。開始時會有埋怨,以為被神離棄,但安穩在苦難磨練的日子裡,我們漸體會到神愛你不是你的成就、不是你的表現、貢獻,不是你 的身份、角式,而是完整地、透切地,包括你的軟弱和生命中的裂痕。
我們就在這一切磨練處境中,學習信靠神、敬畏神,承認生命是奇妙可畏的,神也是奇妙可畏的,我們所知,或所做的也有限,唯有帶著愛和盼望等候那無限的來到。所以我們無 需羨慕人家彩虹滿掛的日子,要明白彩虹以前曾經是暴風,他如何靠著堅毅和信靠主恩得以渡過,而人生就踏進另一境界。沒有哀歌就沒有感恩之詩。
磨練的日子引發心靈的黑夜,在生命的寒冬中我們才明白自己的十字架:學習承載自己的生命,每人的十架是度身定做,豐盛生命不能離開這十架。使徒保羅:軟弱驅使我們投靠 神,不能自誇,對神真實敬畏,軟弱使我們緊靠基督的剛強。
此為何博士在7月22、23和24日晚「第33屆荃葵青研經培靈佈道會」的講道,共三講。 「論盡人生」第一講:「沒有藍圖的人生智慧」 「論盡人生」第三講:「徹悟生死人生的智慧」




